为什么千金难买四两命
老年人群中,“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观念根深蒂固,但认为老年人瘦一点时肌肉流失也是正常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近年来,肌少症已成为老年医学和老年营养研究的热点。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肌肉量减少,平衡功能下降,容易跌倒和骨折。这一现象并非仅存在于老年人中,甚至在年轻的患者中,经过手术、放疗或化疗后,也会出现肌肉减少的情况。肌少症不仅影响身体的功能、力量和平衡,还会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风险。
针对肌少症的预防,孙建琴教授建议,首先要加强营养,按照《膳食指南》的要求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膳食应均衡全面,包括适量的蛋白质、主食和蔬菜。过去那种认为吃素可以长寿的观点其实并不准确,只吃蔬菜会导致营养不均衡,肌肉的合成也会缺乏原料。运动也是预防肌少症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力量运动和抗阻运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医师朱正纲教授指出:“我国住院患者营养风险高,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更是高达50%。在临床治疗中融入营养干预非常重要。肌肉量的减少是提示营养不良的重要信号之一。不仅老年人,甚至在疾病状态下,如手术或等疾病状态下,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都很高。有研究表明,康复期间每10天可能会减少最多5%的肌肉。我们在临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以患者为例,由于处于高分解代谢和低合成代谢状态,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高,不仅影响机体正常代谢,还会降低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营养在多模式癌症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医放疗中心头颈专科应红梅认为,许多患者的家属和病人认为康复期煲汤可以弥补化疗等治疗引起的营养流失,但实际上汤里的营养成分含量很低。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营养评估和营养干预应贯穿始终。对于患者来说,治疗前需要进行营养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补充营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进食情况及时给予营养补充。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还需注意一些营养误区,如有些患者认为海鲜和鸡不能食用,其实这些都是不合理的观念。患者同样需要遵循营养均衡的原则,提倡多吃牛奶和鸡蛋等营养丰富的食物。
预防肌少症需要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同时也要关注营养评估和干预的重要性。只有保持合理的营养摄入和适当的运动,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