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母鸟吃小鸟粪便


鹦鹉下蛋后,如何照顾好母鸟和即将出生的雏鸟呢?下面我来给新手主人分享一些关键注意事项。

一、鹦鹉的饮食与营养补充非常重要。为了让母鸟有足够的营养来孵化蛋和照顾雏鸟,我们需要提供丰富的饮食。

1. 一定要确保鹦鹉的饮食中有充足的高营养食物。可以给它们提供墨鱼骨、鸡蛋壳或红土球来补充钙质,预防母鸟因产蛋缺钙导致的骨骼问题。混合投喂玉米、加纳利子、稻穗等谷物和蔬菜,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如果母鸟的食欲有所下降,可以适当添加葡萄糖到饮水中,或者让雄鸟帮忙喂食。

二、鹦鹉的环境也需要特别关注。鹦鹉在繁殖期间需要安静和稳定的环境,所以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减少人为干扰,避免母鸟受到惊吓而弃蛋。避免频繁查看鸟笼和整理笼舍,让鹦鹉保持舒适的环境。

2. 巢箱的布置和度控制也很重要。繁殖箱内可以垫上木屑、棉絮或草棍,确保蛋不会滚动。温度要控制在25-30℃之间,湿度不足时可以在笼子周围喷雾洒水,但一定要注意不要直接喷到蛋或鸟体上。

三、鹦鹉的健康与卫生防护是确保孵化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定期清洁和消毒鹦鹉的笼舍,保持它们的健康。

1. 每周要清理笼舍2-3次,及时清除物,并用消毒液处理笼具,预防细菌感染。在处理鸟粪时,要佩戴手套和口罩,事后要彻底洗手,以降低“鹦鹉热”的感染风险。

2. 观察母鸟的状态也很重要。如果母鸟出现频繁拔毛筑巢、粪便或表现烦躁等行为,可能是正常的产蛋前兆,但同时也需要警惕异常行为。如果母鸟弃蛋,要检查是否因为营养不良或环境干扰,必要时可以进行人工孵化。

四、繁殖管理也是确保鹦鹉孵化成功的重要环节。在鹦鹉繁殖期间,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繁殖期的鹦鹉应该单笼饲养,避免其他同类干扰,并确保笼内空间充足。公鸟可能会参与喂食母鸟,因此我们要提供足够的食物,并分散公鸟的精力,防止其踩踏鸟蛋。

2. 孵化期间要验蛋并提供孵化支持。孵化开始后检查是否,及时移除未蛋或软壳蛋。孵化期约18-21天,期间要避免移动鸟蛋,如果必须人工介入,一定要戴手套操作。

五、预防鹦鹉的疾病同样重要。我们要警惕“鹦鹉热”,如果主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且接触过鸟类,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接触史。购买正规检疫的鸟类,定期对饲养环境消毒,避免接触野生禽鸟。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提高鹦鹉的孵化成功率和雏鸟的存活率。希望这些建议对新手主人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