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跑完步要做拉伸
跑者不可忽视的拉伸细节:了解拉伸的要点与技巧
大多数跑者都知道跑前热身、跑后拉伸的重要性,但关于拉伸的具体细节,却未必能详述。要确保拉伸效果,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拉伸的各个环节与要素。
一、拉伸的核心要点
1. 拉伸部位要全面,不遗漏;
2. 每个部位需多次拉伸,一次拉伸不足以完全放松肌肉;
3. 拉伸时间要适中,过短过长均达不到最佳效果;
4. 追求疼痛感并非拉伸的目标,有牵拉感即可。
二、拉伸的重要性
跑步后,肌肉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呈现僵硬紧张的状态。有效的拉伸可以帮助肌肉从紧张状态过渡到放松状态,有助于消除疲劳,保持肌性。拉伸还能通过物理作用促进肌纤维恢复正常排列,减少运动对肌纤维的。
三、拉伸的过程要点
1. 拉伸持续时间:每个部位的最佳拉伸时间为20~30秒,不建议超过1分钟。
2. 拉伸次数:每个部位至少拉伸2次,最佳为3~5次。
3. 哪些部位要拉伸:重点拉伸、大腿、小腿的主要肌群。
四、规范的拉伸时间
全面的拉伸总计时间最佳为15~20分钟。每个基本动作耗时30秒,单侧每个部位重复2次,左右两侧总计4次。若还有更多动作,时间会有所延长。
五、拉伸强度
在拉伸过程中,应达到有牵拉感的状态,避免引发疼痛。疼痛说明牵拉力过大,有违肌肉恢复的目的。应控制在无痛范围内,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肌肉张力、改善肌性。
六、拉伸的动作形式与技巧
跑后的拉伸动作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常见的拉伸形式包括站立位无支撑拉伸、依靠固定物进行拉伸、利用健身路径进行拉伸、利用桌椅进行拉伸以及垫上拉伸等。
每位跑者都应拥有自己的热身和拉伸放松机制。但需注意,如果膝盖或跟腱疼痛,应避免弯曲拉伸。在肌肉轻微疼痛的情况下,更应小心拉伸。若疼痛感强烈,休息、泡澡、散步或游泳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了解并正确应用这些拉伸技巧,将有助于跑者更好地恢复体力,提高运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