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应是什么
若你周围亲友似有异变,能否觉察其端倪?
近期,B站等平台上风靡起了一项人类辨识挑战,传言源自某部门的测试软件,用以检测你是否能识别“真正的人类”。
此项测试并不复杂,仅需从两张照片中挑选出一张觉着不对劲的。初始测试无明显异样,甚至有些“怪人”仅表现为眼神失焦、五官不正或不对称。
然而在画面扰动后,照片上开始出现违背人类生理规律的人形生物,有的五官比例异常,有的无眼无鼻,甚至难以辨认人形。但奇怪的是,系统却将这些怪物标记为“正常人”。到底是真人还是“伪人”?
《曼德拉目录》在视觉上与《Local 58》相似,都属于“模拟恐怖”范畴。它们通过模仿世纪九十年代的模拟信号老电视的画面与声音,营造出阴森的氛围。Local 58看似正经电视台,但播放的内容却非同寻常。
曼德拉镇的给出了安全建议:若发现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或生理结构异于常人的人,应立即逃跑并藏匿,建议尽量待在家中并锁闭门窗。如条件允许,应做好自卫准备。
虽然其中部分原则听起来是合理的警告,但在录像带播送到最后一个原则时,画面受到严重干扰,出现了一行令人的话。而在官方警告的最后一句话后,又出现了另一句话:“相信你自己的存在。”这令人深思——遭遇何种状况,人类才会怀疑自己的存在?
《曼德拉目录》的故事采用碎片化叙述方式,以官方形式展现录音和视频。公文的行文方式带有权威和真实感。而具体的故事则通过的通话记录、家中的监控录像等形式呈现。那些怪物时常出现在普通人家中,为日常生活增添了恐怖感。
例如马克的故事就是由多个信息片段拼凑而成。从马克与好友凯撒的通话录音中得知事件起因后,观众跟随马克的视角查看监控记录,寻找事情真相。
通过切换马克的行车记录仪视角、查看监控记录以及他的行动记录,故事在几个摄像头之间来回切换。这种叙述方式让观众深入体验事件的每个细节。在遭遇危险时,人们如何做出反应成为故事的核心。
这部作品还通过“打破第四面墙”的方式,推出了曼德拉的网站页面,人们可以从中寻找蛛丝马迹。这使得观众更能感受到小镇平静外表下的不安。
从表面看,《曼德拉目录》是近现代设定的恐怖故事,但其中了圣经旧事。这些经典故事的情节变得更加诡异。在远古的神话时代,“伪人”就已经混入了人类社会。
关于“曼德拉”这个名字的由来与所谓的曼德拉效应有关。曼德拉效应是指人们对于某些事物形成集体性认知错误的情况。这种现象在学界常被视为记忆混乱的一种表现。
许多类似的设定在过去的科幻惊悚作品和电影中都有所体现。如电影《天外魔花》中描述了一种外星通过豆荚形式在人类社会中伪装类并逐渐取代他们。这部电影在冷战时期上映,被认为有隐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不会遇到真正的怪物取代我们,但对被取代的恐惧却无处不在。这种源自现实的恐惧和焦虑往往比电影中的怪物更难以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