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入门看什么书
《易经》作为先祖遗留的宝贵智慧之源,承载着周文王的智慧结晶,后经孔子弘扬,荣升为儒家经典之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蕴藏着东方文化的无穷智慧与力量。研读《易经》,需要一生的领悟,方能窥见其中之奥秘。
一、领悟阴阳之理
《易经》的入门之路并不复杂。其以简单的长横与两短横分别代表“阳”与“阴”,这些基础的笔画,即便幼儿园儿童也能轻松绘制。
这64卦的构建,都由这些长短横线组成。对于学过数学排列组合的人来说,更容易理解其原理。以两种基本笔画为基础,每次选择其一(或阴或阳)进行六次组合,即可形成64种不同的卦象。
二、学习卦象的画法与命名逻辑
如伏羲氏之画卦故事所示,画线即为易经之基础。卦象的六条线需自下而上绘制,读卦时同样自下而上,这是因为世间万物之发展皆由内而外,自下而上壮成长大。
三、详解六爻之名
卦中的每一条线都被称作“爻”。但每个爻在不同的卦中拥有不同的名字。我们习惯上从下至上命名为一爻、二爻等,但《易经》中的命名蕴含了更为深奥的哲理。
命名不仅涉及爻的位置,更考虑了阴阳属性。在我国的上古文化中,“一”为阳数之始,“九”为阳数之极,象征至阳之力。相对地,“六”为阴数之中枢,被视为至阴之数。
具体到爻的命名上,一爻若为阳则称“初九”,为阴则称“初六”。依此类推,二爻至六爻的命名也遵循此逻辑。《易经》中对于爻的位置称呼也颇具深意,如最下方的爻不称为“下”,而称为“初”,最上方的爻不称为“末”,而称为“上”。
这种命名方式正是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自然之道。正如初来乍到的小苗或新事物,起初处于最下方。虽然开始的位置看似不起眼,却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挑战。而当其茁壮成长至高位时,真正体现了其价值与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