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遇见》徐志摩


在春日的早晨,阳光和煦,微风轻拂;漫步于城郊,远望那辽阔的田野,杨柳轻轻摇曳,野花绚烂绽放,令人心旷神怡。

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只因那盛开的花朵吸引了我。这些花朵,是大自然的恩赐,朴实无华且淡然处世,超脱于尘世的喧嚣。每当春天来临,"陌上花开",便营造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意境。这种意境就像参天大树,从古至今屹立不倒,繁茂旺盛;又如清澈的流水,年复一年,流淌在广袤的田野上,让古往今来的王公贵族、佳人、文人墨客以及平凡男女为之陶醉。

在这乡野之路上,如果少了那些能欣赏并陶醉于自然风情的人,即使花开再盛,也显得寂寞无依,风情也显得苍白无力。于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句话被无数人吟咏传颂。人们慢慢地归去,而那些花朵则显得灵动起来,开得更加执着。乡野的魅力也被得更加浓郁而热烈。

这便是春天里一幅美妙的画卷:在佳丽的簇拥下,一位贵妇人美丽如仙、仪态高雅,优雅地摆动着,走在临安的田间小路上。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送信的驿者将一封信递给了贵妇人。信中,吴越王嘱咐爱妃只管享受春光,无需急着回宫,"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缓缓归去的柔情话语,真是令人动容。

再柔情的言语也难以挽救的命运。尽管有对美的怜惜和对春日的柔情,但剑戟的无情却最终让吴越王和爱妃的故事成为历史。他们的离去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在临安流传,供人们凭吊。在吴越国后的百余年后,诗人东坡来到了临安。历史似乎特意安排了东坡在秋天踏上临安的土地。无论是春天的陌上花开还是秋天的风景如画,春天的花朵透露出的是柔情,而秋天的花朵则透露出的是萧瑟之感。

东坡面对古人的遗迹,心中涌起一番感慨。他创作了三首《陌上花》来抒发内心的情感。"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依旧但人事已非。诗人的感慨中浸染着人事的兴衰变迁。陌上的花朵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与凋落,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和岁月的沧桑。

我深感敬畏于这陌上花的魅力。我感受到这一束束、一丛丛的花朵在季节的更替中开放与凋落。它们仿佛是为了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而绽放。虽然我无法直接触摸历史与文化,但我可以静心欣赏这陌上花朵的与顽强。这"陌上花开缓缓归",不仅仅是一种悠闲与诗意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让心灵在宁静的自然中得到净化与回归的精神追求。

让我们慢慢归去,披一袭"三月风情",采一束"陌上花",让心灵在宁静中回归自然、回归历史与文化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