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背上的蛇的来历


在传统神话与文化中,四象以不同的形态守护着天地四方,分别为青龙、、朱雀及玄武。

青龙形似腾飞的龙,似矫健的虎,朱雀近于展翅的凤凰,而玄武的形象则较为独特,常为人所津津乐道。它并非真实的动物,而是龟与蛇的奇妙结合。

对于这种结合,许多人都感到好奇。为何偏偏是这两种生物呢?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来探寻答案。

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玄武最初以“玄冥”之名出现,为一种神秘的黑龟,被视为能够通晓天意、沟地的神物。当时的人们对它充满了崇敬,甚至在龟甲上刻下文字,进行占卜以问询天意。

到了汉代,玄武的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的神龟身上,开始出现蛇的影子,甚至多条蛇缠绕其上。这种戏剧性的变化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

通过大量出土文物的比对研究,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的玄武图像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蛇与龟的组合,或相安无事,或厮杀相搏,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动态美感。

那么,这种形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寻找答案。古人可能观察到了一种名为“摄龟”的爬行动物。这种动物在遇到蛇时,并不会躲避,反而会主动出击并蛇类,之后将蛇驮在背上。这种自然现象在古人眼中充满了神秘色彩,可能启发了他们创造出玄武这一神秘的神兽形象。

进一步地,考古学家发现古代存在两个不同的图腾崇拜:一个以龟为图腾,一个以蛇为图腾。这两个部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开始交往并融合。通过婚姻等手段,两个部族的文化开始融合。于是乎,玄武——这个代表着两个部族精神的龟蛇形象开始在文化中普及开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玄武的形象会在汉代突然变得普遍起来。

文化更是将玄武视为阴阳调和的完现。他们认为龟代表至阴之象,蛇象征少阳之气,两者的结合正是宇宙间阴阳平衡的象征。这种思想也影响了经典《周易参同契》,将这种自然现象上升到了宇宙法则的高度。

随着玄武形象的深入人心,它在文化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在天文历法中,玄武着北方的星宿;在帝王陵寝中,它是守护神兽;在民间中,它更是被视为驱邪避凶、长寿、智慧、财运等多重吉祥寓意的象征。

至今日,玄武的形象依然焕发着新的生机。在文学、影视、动漫等作品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从最初的神龟到后来的龟蛇,玄武的演变不仅是一个图像变迁的故事,更是文明兼容并蓄特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