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温泉为什么头晕恶心


近日,因“温泉病”到医院就诊的患者逐渐增多。医生指出,长时间在高温泉水中浸泡,可能会导致表皮脂质的保湿作用及屏障功能减弱,引发或加重皮肤等病症。皮肤血管会扩张,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引发心脏或脑供血不足。若是饭后立刻泡温泉,也可能会造成消化不良等反应。所有这些情况都属于“温泉病”的范畴。

在寒冬腊月,露天泡温泉虽然十分惬意,但需要注意可能出现的风险。沈阳总医院急诊科的金红旭提醒,冬季心梗患者有时在泡温泉后上岸时受凉发病。虽然泡温泉时感觉像是在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但实际上也需要谨慎对待。对于有心脑血管问题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泡温泉时需要注意水温、浸泡时间等细节。

有一位34岁的李萍女士,在周末与同事到本溪泡温泉后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她告诉沈阳记者,自己泡温泉的时间较长,且其中一个池子里的小鱼按小时收费,所以她泡得特别久。医生指出,泡温泉后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多,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吃得过饱后立即泡汤也会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建议空腹和饭后立即泡汤都不合适,最好在饭后一小时左右入水。

对于如何健康地泡温泉,专家们给出了以下建议:泡温泉的最佳时间应控制在一次10-20分钟,一天内不超过三次。急剧的温度变化会让人的血压产生大幅波动,因此不要刚脱掉衣服就直接泡室外的露天池子。可以先在室内温泉里将身体泡暖,再移到室外温泉。选择水池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水温。当泉水温度较高时,如有不适感觉,可以去温度稍低的水池浸泡或离开水池稍作休息。泡温泉时会消耗大量水分,要不停补水,心血管疾病患者还应携带急救物,有基础疾病的人最好有家人在旁照应。遵循这些原则,可以让我们在享受温泉的确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