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喜事红包怎么写


在潮汕地域,一旦听到亲朋好友的离世消息,年轻一辈常常感到惋惜,而年长的人则认为这是自然的归宿。在办理丧事时,年轻一代的仪式通常比较简洁,而年长者的丧事,若子女都健在,则常常被视为是吉祥的丧事。

不论是否亲自前往吊唁或参与出殡送行,作为亲友,我们都应表达哀悼之情。在潮汕地区,亲友表达哀思的方式之一就是献上丧仪钱。这种习俗不被称为“送礼”,而是习惯地称为“行纸仪”、“帛金”或“褚仪”,俗称“送纸礼”。

过去,送纸礼多以纸钱为主,书写时使用“楮仪”字样。楮是一种用于造纸的树。而今,为了方便起见,现金成为了常用的丧仪方式。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微信或支付宝转账也成为了一种新的送礼方式。

在送纸礼时,尤其是送现金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现今许多年轻人在这方面有时会犯一些错误,尤其是对于年少丧命的场合,这样的疏忽可能会冒犯到丧事的家属。年轻人常在两个方面犯错。

是使用红包送纸礼。尽管红包在喜庆场合是合适的,但在丧事场合使用不当的红包可能会引起误会。丧事纸礼应使用专用的白事封包或白色信封,或者用A4纸制作信封并在正面写上“奠”字,背面竖写上“沉痛悼念,深情缅怀”,并从右至左书写。

若实在无法找到专用的丧事礼包或不清楚如何书写,更稳妥的方式是直接将现金交给丧事理事的人进行登记。近年来,微信或支付宝转账也成为了一种便捷且不易出错的方式。但同样要注意避免使用红包送纸礼。

是关于送纸礼的金额问题。当丧者配偶健在时,纸礼金额的尾数常为“1”;若配偶已过世,尾数常为偶数或“0”。这些习俗均源于对死者的尊重与缅怀。

如若有幸亲临出殡当日送行,可亲自将纸礼交予理事人员;如未及出席葬礼者亦可提前或委托他人将之交给理事人登记以表哀思。

欲知其他地区的丧仪习俗如何?欢迎大家踊跃留言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