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形成时间鉴定
如何进行笔迹鉴定?除以下介绍的三个步骤外,专业人员也可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字迹的新旧程度以辅助判断。
笔迹鉴定的过程,大致可细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对字迹进行详细检验。
这是指识别和确定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各自的特性,主要从“真实性、细节特征、样本特性”三个方面来判定字迹的真伪。
二、比较字迹的检验过程。
此过程涉及比较字迹的书写动作,如一般状况特征、文字布局、书面语言特征以及单字或笔画的个体特征。通过综合对比相同与不同的特征,以进一步确定字迹的真伪。
三、综合分析字迹因素。
此步骤要求分析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的符合点和差异点,综合评估其性质,从而得出确定的结论。
在笔迹鉴定中,既要关注差异点的判断,也不能忽视符合点的评断。单纯地否定一方面或片面地肯定另一方面都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当差异点断为非本质属性后,应谨慎做出同一结论。
符合点有本质符合与非本质符合之分。若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相同特征的数量和质量占主导地位,则构成本质符合性质;若两者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相似度较低,则属于非本质性的符合。
经过对差异点和符合点的综合评断,如果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之间呈现出本质符合与非本质差异,或本质差异与非本质符合的结果,便可以确切地判断出检材笔迹是否为同一人书写,或不是同一人书写。
专业人员还可以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来观察字迹的书写细节及墨迹的新旧清晰度。这有助于区分原笔迹与新添加的笔迹。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原笔迹可能会显得稍微干燥和淡一些,而新添加的字迹在干燥度上与原笔迹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