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为什么停播


3月4日,关于“限娃令”的消息一经确认,《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正式发布。随之而来的消息是,备受瞩目的亲子节目如《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将不再制作,这无疑让数十亿的招商计划化为泡影。这一决策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呢?这一切可以从现行的电视荧屏中找到答案。随着诸如《爸爸去哪儿》这样的明星亲子节目火热播出,“童星”一词在社会中愈发受到追捧。许多家长纷纷投入大量精力、物力和财力,试图将孩子塑造成下一个“童星”。而某些真人秀节目更是以“星二代”和“童星”为卖点,展示孩子们穿着、跳舞蹈、唱缠绵情歌等内容,这种不正常的做法已经了儿童的正常发育和成长规律。即使广电总局真人秀“限童令”,也是一种必要的监管措施。虽然电视台因此失去了一些招商机会,但这些都是不合时宜的做法所带来的后果,不足为惜。

儿童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孩子们身心健康的一大杀手,其实质是一种变相的虐童行为。虽然这种行为经过包装后看似合法,却难以掩盖其真实面目。其中,让孩子过早涉足领域、成为所谓的“童星”或“童模”,将的浮躁心态和功利思维过早灌输给他们,这种做法无异于拔苗助长,只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家长被功利蒙蔽了双眼,与电视台和商家同流合污,共同消费和透支孩子的童年。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更是愚蠢至极。“限童令”不能只是针对真人秀节目进行限制。广电总局需要采取更加果断和强硬的管理措施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除了建立电视栏目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外,还需要加强对少儿影视作品中、低俗等内容的监管。同时应严格执行新广告法,禁止播放未成年人代言的广告。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保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