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为什么不属于福建
漳州与潮州的奇妙交汇
自古以来,地域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福建的漳州和广东的潮州,虽然分属两省,但风俗上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同为岭南地区的潮汕与珠三角的广府之间的人文性格和语言差异却十分鲜明。尽管潮汕人属于闽南语系,与闽南人的方言相通,但彼此之间仍有些许差异。功夫茶、潮剧等文化元素,让漳州与潮汕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何潮汕地区被划归广东省而非福建省?
要解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古人划分行政区域的背后原则。古人依据“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两大原则进行划分。山川形便是根据山川河流的自然地形来划分区域。岭南地区以五岭山脉为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区域。历史上,岭南曾出现过割据王朝,如南越和南汉。这些地理隔绝的地区,若行政长官有野心,便可能形成割据局面。
为了防止地方势力过大、对抗搞,古人采取了犬牙交错的策略,即在划分行政区域时掺入其他因素。例如,将广府人分割在广西东部及广东西部中部。类似的,客家人被划分在福建西部、广东北部、江西南部。潮汕地区在秦朝之前归属于福建,后因其复杂的行政归属变迁,最终定在唐朝开元年间归属广东。这一划分,三大族群混居一省,是制衡治理的典型例子。
历史上的行政区域划分充满智慧。例如徐州与山东风俗相近却被分在江苏,襄阳被分在湖北而非河南等,都是古人行政划分的典范。汉中被分在陕西而非四川,虽风俗与四川相近,却因其战略地位被划归陕西。从地图上看,汉中位于秦岭之南,秦岭的险峻正如李白诗中所描述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历史上,汉中归属四川时期,常有割据势力存在。但当其划归陕西后,四川的割据情况明显减少。
与此相反,印度的区域划分原则则是基于同种方言,这导致了分离势力的存在。特别是东北各邦,分离一直存在。合理的行政区域划分对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想要深入了解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则和历史背景,可以查阅周振鹤先生的《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还可以了解南北朝时期陈霸先从岭南开始北伐灭梁建陈国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