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十二回读书笔记:看尽世态炎凉,笑问功名何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看尽世态炎凉,笑问功名何在”深刻揭示了科举制度下士人的真实境遇和复杂心态。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鲜明对比,展现了世态的炎凉:中举前,他穷困潦倒,受尽白眼和嘲讽;中举后,乡邻趋奉,前呼后拥,判若两人。这一情节辛辣地讽刺了世人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丑恶嘴脸,也反映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

范进中举后的发疯,看似是个人命运的荒诞,实则是对整个社会价值观的荒诞反映。他多年苦读,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功名,一旦功名到手,精神却崩溃了,这背后是巨大社会压力和扭曲追求的必然结果。作者通过范进的疯癫,含蓄地批判了将人生价值完全系于科举功名的社会现实。

这一回还塑造了胡屠户这一典型人物,他前倨后恭的变化,更是世态炎凉的生动写照。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转变,从恶语相向到阿谀奉承,充分暴露了金钱和地位对人性的腐蚀。

总之,第十二回通过范进、胡屠户等人物,深刻揭示了科举制度下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黑暗,引发读者对功名、价值和人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