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flash小动画成品
内容源于@什么值得买APP 作者原创
今日至友处闲谈之余,发现其公司一台电脑硬盘出现问题。原是固态硬盘已无法被系统识别,且已过保修期。友人直接赠予我,心情大好,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对于这类电子废弃物,我向来是乐在其中。于是,我取下外壳,直接打开内部查看。内心期盼着能有惊喜发现。
脱去外壳后,我观察到主控芯片与储存颗粒的详细信息。那主控芯片型号为3110,我随即上网寻找相关教程,但未能找到相关信息。
无奈之下,我查看储存颗粒的具体型号。通过专业工具上闪信息查寻颗粒上的细节,然而页面竟是空白一片。
鉴于此状,我决定将其拆卸后,尝试安装至测试架上,看是否可以找到适配的U盘主控芯片。行动起来,开始焊接。
我在显眼处点上焊油,以作标记。但遗憾的是,由于操作失误,我未能拍下焊接过程的照片。这是拆除了缓存与储存颗粒后的主板模样。
成功取得四颗储存颗粒后,我观察到它们的背面标有132脚,随后我小心翼翼地将其平展,准备安置于测试架上。
通过测试架的检测,我发现这些颗粒可以被识别。能够被识别则说明我的测试架支持此类主控芯片。我的测试架包括3281和903两种型号。
在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后,我得知这四颗颗粒是东芝产的,具体型号为64G,并且支持多种主控芯片。通过ID查询得知其制程为15纳米,电压支持1.8或3.3V。
接下来是开卡设置环节。我设置密码为320,并按需进行了其他设置以及容量设置后,正式开始开卡过程。
在进行中的界面上,我看到了绿色的“OK”标志,意味着开卡成功。开卡后的信息显示有34个坏块。
随后我进行了速度测试,结果令人满意。经过一系列的测试与操作后,我确认了3281主控芯片能够支持这颗储存颗粒的工作。
接着我将这颗储存颗粒安装至真正的盘板子上,完成了一对一配对的工作。并对安装完成的成品进行了再次的速度测试和坏块检测。结果均表现良好。
遗憾的是在制作过程中,有一颗储存颗粒无法复活,导致一个U盘未能成功制作完成。其余U盘的速度测试结果均比在测试架上稍快一些。
完成所有测速和坏块检测后,我发现这个固态硬盘的问题主要源于其中一颗储存颗粒的损坏。最后展示一下我的成品和整个过程的结果。
对于那些在FlashInfo中无法找到的颗粒信息,我将在此处进行上报,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至此,全文结束。期待未来有更多机会继续探索和分享此类经验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