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日常工作内容
主管工作日常:从原则到细节的实践指南
从本质和职责上看,“三层”主管的工作具有共通性,都是为了公司的共同目标而努力。虽然他们的分工不同,但正常来说,高层主管负责领导与决策以及资源分配,中层主管负责实施高层决策并监督执行,而基层主管则带领员工具体执行。特别是生产主管的日常工作更为细致。
0.1 上班前的准备
1. 提前进入工厂
提前20分钟或更多时间进入工厂,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这是每一位主管必须做到的。
2. 检查环境卫生
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带来愉悦的心情,提振员工士气,因此要每天检查所管理区域的环境卫生,确保工作环境整洁有序。
0.2 当天的制前准备工作
1. 确认制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
制前工作包括生产所需的一切资料准备,如设备、原辅材料和文书资料等。每一项生产前的准备都是为了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 上班后的即刻任务
1. 召开早会
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安排时间召开早会,内容包括人员出勤、工作目标通知、昨日生产情况回顾和上级指令传达等。早会时间不宜过长,但信息交流非常重要。
2 上班中的任务执行
1. 追踪员工操作标准
要求所有员工按标准作业,这不仅是为了生产顺畅和产品质量,更是为了员工的操作安全。
2. 监控工序安排平衡
每道工序的工时平衡是生产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若出现滞流,需及时调整工序安排。
3. 品质管理
品质是企业的生存之本,生产线同样如此。对于不良品要即时查处原因并立即改善。
4. 生产资料准备
随时准备后续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确保生产线持续、稳定运行。
3 下班前的总结与准备
1. 安全与卫生检查
检查辖区内的卫生及安全事项,包括环境、电源等,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2. 工作达标确认
准确掌控当日工作的达标状况,为第二天的生产做好准备。
3. 制前准备复查
再次确认次日的制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4. 工作回顾
回顾当日所做的工作安排与决策,检查是否有不妥之处,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
4 生产主管的权责与工作内容
生产主管的工作内容包括生产作业管理、生产质量管理、生产设备管理、生产物料管理和生产安全管理等五个方面。生产主管还承担着相应的权责,如为企业决策提供建议、维持生产系统运转、控制成本和保证生产安全等。
基层主管的日常工作非常“具体化”和“细节化”,尤其是生产主管。从上班前的准备到下班前的总结,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基层主管必须认真负责,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得到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