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红梨成增收致富金果果
武邑县武罗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中,现代化的智能冷藏库繁忙运转,工人们在精心分拣装箱红梨。虽然正值腊月寒冬,但在这片千亩红梨种植基地,果农们依然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
合作社邀请了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骆文忠,现场指导果农们进行冬季梨树管理。冬季剪枝对果树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有了专家的指导,果农敏修剪果树的速度和技巧都有了显著提升。她用心在每一个伤口处涂抹愈合剂,希望每一棵红梨树都能健康生长。
红梨树在敏眼中是特殊的存在,它们不仅结出丰收的果实,更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希望。回想起过去,武邑县创新了“合作社+农业产业园+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使得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武罗合作社引进红梨新品种的那个春天,敏的生活迎来了重要转机。土地被流转到合作社后,她在园区工作,负责梨树的管理。勤劳的工作使她的生活如红梨般映红了,每年的收入让她过上了好日子。
武邑红梨以高品质在高端果品市场大放异彩,敏也因此摆脱了贫困。她自豪地分享自己的收入:地租、工资和股金分红,让她成为真正的“三金”农民。
武罗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设计出红梨种植的63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负责人武月鹏表示,红梨产业不仅带动了固定工人的就业,还在采摘季节招募临时农民帮助采摘,已有896户脱贫户因此稳定增收。
如今,武罗合作社的红梨产业繁荣发展,已发展红梨4240亩,亩产提升并年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这里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单品红梨生产基地,武邑红梨还获得了多项认证。
走进智能冷藏库,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分拣、装箱红梨。春节前是高品质水果的销售旺季,武月鹏自豪地表示他们的红梨供不应求,特级果甚至能卖到60元一个。除了鲜果销售,他们还开发出了多种红梨深加工产品,并计划推出更多新产品,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