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测量标准最新版
【P378】10.1.1 主要内容详述
在施工测量过程中,需遵循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进行控制测量再细部测量。
施工前,由建设单位提供必要的导线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资料,这些资料须经过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签署,并完成交接桩文件纪要。
完成交接后,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需对控制点进行复测,确保其准确性。合格的桩点需得到妥善保护,并定期或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巡视及复测。
在测量作业前后,应采取不同数据采集人与原始数据进行核对的方式,以验证从图纸上采集的数据及实际数据的准确性,并判断测量成果的有效性。
当综合性市政基础设施使用不同的设计文件时,施工控制网测设后应进行相关构筑物的平面控制网联测。
对于每个关键部位的控制桩,应绘制详细的桩位平面位置图,标明控制桩的编号及相应数据。
工程的定位桩与相应结构的距离应保持一致,若无法保持一致时,需准确标明。
从事施工测量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在施工测量中使用的控制桩需要得到妥善保护,雨后、冻融期等特殊情况下需及时校测。
测量记录应严谨,禁止擦改、涂改,必要时可采取斜线划掉后进行改正,但严禁转抄。
为确保测量准确性及可靠性,应建立并执行严格的测量复核制度。
工程测量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并以2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的参考值。
【P379】10.1.2 常用仪器介绍
【补充】关于工程测量的仪器设备
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包括:
(1) 平面测量(测平面位置(x,y))——利用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来实现。
(2) 高程测量(测高程(H)),主要依赖于水准仪等设备。
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测量仪器有: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测距仪、激光准直(指向)仪、卫星定位仪器如GPS、BDS及其配套,以及陀螺全站仪、激光铅垂仪等。
全站仪的应用:主要用于施工平面控制网的测量工作,可测量测点间的水平距离和水平角度。
其精度等级包括0.5″、1″、2″等。
当无水准仪时,可使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以代替水准测量。
经纬仪的功能:主要为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主要用于角度测量,包括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测量。
目前常用的经纬仪精度一般为2″。
激光铅垂仪的作用:专为高层建筑垂直测量而设计,也可用于市政工程垂直定向及地面向井下传递平面坐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