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竹荪最简单三个步骤
探索竹荪的高产栽培之路并非一蹴而就。想要取得良好的产量也并非易事。通过对竹荪特性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总结出实现高产的可行性技术。
关于栽培场地的选择。理想的选择是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林地。在这样的场地中,我们选择在郁蔽度适中的林下做畦。畦的深度和宽度都有明确的标准,以适应竹荪的生长需求。畦的方向设定为南北走向,长度则根据实际投料量和场地大小来确定。
接下来是铺料播种的环节。我们会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麦秸作为培养料。在浸透水后,将其铺入畦中,并逐层播种。其中,上层的菌种占总播种量的三分之二。每层菌种的播种量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为了确保菌种顺利生长,会在最上层再覆盖一层浸过水的麦秸,培养料要压实,且高出地面一定的距离。
关于季节安排,竹荪在华北地区的播种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至7月。不同月份播种的竹荪,其采收时间也有所不同。在规划种植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季节因素。
在发菌管理方面,我们会及时覆盖土层以保护竹荪菌丝。土层的厚度和质地都经过精心挑选,以确保其适合竹荪的生长。我们还需要注意保持培养料的湿度,避免过干或过湿影响菌丝的生长。在无雨天气,我们需要定期喷水以保持湿度;在降雨时,则要确保排水畅通,防止水淹。我们还需要搭建小拱棚以提供适当的遮荫和防风环境。整个发菌管理过程需要仔细观察和细心照料。
最后是关于采收加工的部分。当菌裙达到最大开张度时,我们就可以进行采收了。在采收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子实体的完整性,特别是菌裙和菌柄的完整。采摘后,我们会将子实体放在干净的白布上晒干。在摆放时,我们会特别注意菌裙的展开和菌柄的放置方向,以获得美观的商品。晒干的时间越短,竹荪的颜色和光泽度就越好。晒干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包装和处理,以完成整个竹荪的种植和加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