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英语翻译
以前,有人提出一个观点:“Marketing”被翻译为“营销”,是翻译史上的一大失误,也是商业史上的一个重大误解。即使作为一个英语学渣,我也能感受到“Marketing”的真正含义。
“Market”代表“市场”,后缀“ing”表示正在进行的状态。“Marketing”意味着市场上正在发生的所有事物,或者针对市场的行动。作为一门学科,我们称之为“市场学”。作为企业行为,你可以称之为“市场化”,这也是一个相对准确的理解。
“营销”这个翻译引发了大量的困惑和误解。很多人将其视为协助销售增长的工具,或者将其地位提高至销售之上,作为统筹和规划销售的工具。最终的目标都是简单的:“多卖货”。
但实际上,由于“Marketing”被误译为“营销”,人们在实践中对其产生了距离感,甚至避之唯恐不及。像段永平和董明珠这样的商业巨头,虽然他们的市场洞察和战略能力一流,但他们也明白营销不仅仅是推销产品,更是关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要素。
现实中,人们对“营销”的看法多种多样,有正面的赞扬,也有负面的批评。自媒体号被称之为“营销号”,过度依赖广告和销售手段的企业被形容为“过度营销”。甚至“营销人”这一词汇也常带有一定的负面联想。
如果我们稍微深入研究一下“Marketing”这个词,就会发现上述种种看法和说法都是基于误解的。作为学科,“Marketing”探讨的是市场上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作为企业行为,“Marketing”指的是企业的市场化行为。一个成熟的企业怎么可能只重视产品而忽视市场化行为呢?
创业失败的原因中,“没有市场需求”往往居首,而其他很多问题如定价、产品质量和糟糕的营销推广等,都属于Marketing问题。如果我们能正确理解Marketing的含义,很多创业失败就能避免。同样,企业在面临增长困境时,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市场价值是否被认可,是否能有效传递价值给消费者,而不是仅仅寻找流量红利或合作资源。
如果“Marketing”不被误译为“营销”,那么很多企业的营销策略就会更加科学、系统。例如,“全员营销”应该被理解为“全面市场化”,“Marketing无处不在”,企业的各个环节都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样,企业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内耗和陷阱,走出自己的市场化道路。
对于企业和创业者来说,真正的挑战不在于接受新的理念,而在于如何将其付诸实践。学术界的权威解读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企业实践中应用这些理念。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并应用Marketing的理念,我们就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企业,改善商业环境,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