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家有哪些


许多考生在备考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感到困惑和迷茫,因为教育领域的人物和观点众多,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中公资深讲师特地整理了以下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和著作,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备考思路。(中公教师网)

1. 桑代克,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他提出了试误学习论,并通过饿猫的实验进行了验证。

2. 廖世承先生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3. 劳伦兹发现了印刻现象,并揭示了关键期的奥秘。

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人的认知发展分为感觉动作、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5. 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6.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的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7. 加涅对学习进行了层次分类和结果分类。

8. 比纳和西蒙共同编制了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9. 推孟的斯坦福-比纳量表是智商评估的重要工具。

10. 韦克斯勒的韦氏量表则采用离差智商的评估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以及程序性教学、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等等。备考时,考生还需要注意记忆一些重要的心理学实验,如苛勒的黑猩猩吃香蕉实验、桑代克的饿猫实验等。也要区分各心理学派的观点和理论,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等。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有所侧重,如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中,“教师=经验+反思”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可能超过记住单纯的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