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三宝是哪三宝


有些泰州的发明家将烫干丝、蟹黄包和鱼汤面视为泰州早茶三宝。但除了泰州,这些早茶面点在靖江、泰兴、兴化等地也非常流行。为何这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早茶呢?虽然这些地方分属不同的地级市,如扬州、泰州、盐城等,但它们大部分都是千年扬州府的老下属县,受到扬州文化的影响。这些地方的早茶餐饮和扬州早茶做法吃法都极其相似。

对于这种情况,有人提出疑问:是泰州一地发明这些早茶后,其他县市模仿学习,还是扬州文化圈内的县市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维扬早茶?头脑正常的人应该能够明白真正的历史真相。我希望泰州的发明家们明白,泰兴的、兴化的、靖东西并不等同于泰州的东西。例如兴化的板桥文化、泰兴烧饼、靖蟹黄汤包等,这些物质文化遗产是老扬州地区各县市合作融合产生,然后又各自发展产生了自己的特色。泰州并不能直接将这些视为泰州的特产。这些文化遗产既是老扬州各地区大家共享的遗产,又是各地有自己特色的遗产,可以说这些都是老维扬文化遗产的不同分支。

对于早茶的争夺,让人心中五味杂陈。除了早茶,其他老扬州地区的维扬文化遗产也面临同样的处境,如维扬菜、扬州八怪文化、盐运文化等,如今基本都被分崩离析,被人偷的偷,抢的抢。如果老扬州不分家,这些文化遗产或许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世纪交替时期是现代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时期,扬泰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科技和交通的发展就像是老扬州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版。90年代初,扬州地区经济逐步向好,但由于一些势力的干预,扬州和泰州的发展受到影响。泰州虽然脱颖而出,但整个地区的发展却彻底沉沦了。换句话说,泰州的攀爬上升是建立在兄弟城市的基础上。

在交通发展方面,老扬州的拆分导致两地错过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例如京沪高速和京沪高铁江苏段的偏移,以及如今扬州泰州地区在高铁时代中的缺席。究其原因,从历史角度看,泰州的城市级别和文化底蕴不如高邮,从未做过府城,最多只是散州。当年人为强制升级泰州分拆扬州,导致了不必要的竞劣、内耗和敌意。由于扬泰距离太近,双方都缺乏腹地,加剧了争夺资源的内耗。为了确保新泰州地级市的建设资金,兴化、泰兴、靖发展资金自然受限。如果老扬州不分家,或许老维扬地区不会沦为高铁洼地,过江通道也不会如此珍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