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概括性的例子


思维的奥妙深藏于人的心灵深处,它代表了人类心理活动过程中最为复杂的心理现象之一。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加工处理,对事物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的深刻反映。

从认知的角度,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础。本质属性是决定事物主要特征的根本特性,而内在规律则指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和必然联系。在阅读中,我们通过文字的加工编排,找出其规律和属性,变成自己头脑中的概念,这就是理解的过程。

思维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它有着明显的特征。思维具有间接性,它需要通过一定的中间媒介和相应的知识经验来达到对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的了解。例如,医生通过病人的体征了解病人身体内部的状况,我们通过阅读关键词汇就能理解文章的意义。这种间接性使人的认知能力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从具体的一事一物的认知中摆脱出来,拥有了智慧。

思维还具有概括性,它全面反映事物的本质,抽取事物的所有共同特征进行综合反映。思维的概括性不仅表现在反映事物的所有本质属性,还表现在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上。

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总是借助语言进行的。语言是人类最常用的思维实现方式,人类通过语言完成大脑思维的表达和交流。对于语言发音的过度依赖,会造成思维品质的降低。思维的更高效载体是大脑内语言和右脑的形象载体。大脑内语言是一种不借助声音的语言思维途径,具有无声性、快捷性、精确性和脆弱性等特点。

除了大脑内语言,形象思维也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人们还是使用语言之前,形象思维就是主要的思维形式。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右脑高度发达的人,他们善于运用形象思维来解决问题。直觉和灵感也是思维的宝贵财富,它们是长期积累和冥思苦想的结果。

思维是大脑的重要功能,其实现需要一定的载体。发音的语言是我们常用的载体,但其效率相对较低。高效的思维载体包括大脑内语言和右脑的形象载体。对于大脑内语言的把握相对轻松,而右脑功能的开发则需要长期训练。思维的不同形式如发音思维、内部语言思维和形象思维恰如三足神鸟的三个足,为思维的实现与高阶发展构建必经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