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情绪性内容的进行
你是否曾经频繁地对自己低语“我不行”?这三个字似乎具有一种魔力,能够轻易让你放弃生活中的各种美好机遇。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在一生中都没有意识到这种看似无害的表达,实际上却在无形中对他们的个人生活、社交活动和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你能有多少种方式来说服自己“我不行”,用这些自我怀疑的话语自己的幸福感呢?今天,我们要为你介绍六种常见的“我不行”思维,同时提供一种“自检清单”,帮助你更好地识别并克服这些思维。因为,总是对自己说出“我不行”,真的不行。
这六种思维分别是:厌恶风险、低挫折承受力、低自立能力、低愤怒管理能力、恐怖症以及思维。它们分别涉及行为性、情绪性、冲动性和认知性等方面,可能会造成自我挫败的结果。
例如,厌恶风险的人可能会避免承担任何风险,低挫折承受力的人可能会在遇到困难时轻易放弃,低自立能力的人则可能过于依赖他人。这些思维模式的例子,如“我不能冒任何风险”、“事情太困难了,不了”等,可能经常出现在你的日常对话中。
通过自检清单,你可以评估自己是否具有这些“我不行”思维。回答清单中的问题,根据你的赞同程度选择选项。如果你对某种情境的回答表明你的分数较高,那么你可能具有相应的“我不行”思维。
我发现许多人会同时拥有多种类型的“我不行”思维。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一种或多种这样的思维,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改变,可能会带给你巨大的益处。
在认知上,尝试将自我对话变得更积极向上。例如,用“我选择不要”代替“我不行”,或者用“我更喜欢……而非”代替“我一定不可以”。在情感上,将相关的负面情绪转变为中性或积极的情绪。例如,通过接受关爱自己的理念,将低自尊感转变为无条件的自我接受。在行为上,让自己的行动变得更具建设性。例如,逐步增加自己能承担的风险。
要取得这些建设性的改变,需要你的努力和坚持。虽然“我不行”思维可能会让你无法实现人生目标,让你感到沮丧和失去信心,但请记住,这只是一种主观感受,你并非真的无能。只要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正确应对产生这种错觉的非理性思维,你将重新找回自信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