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检查作业步骤
在贵州深处的北盘江上,横跨着我国跨度最大的高铁铁路桥,这里是沪昆高铁的重要节点,每天百余列高铁列车穿梭而过。对于乘客而言,这短短的8秒过桥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在这背后,一支平均年龄仅28岁的铁路巡检团队默默守护着大桥的安全。在春节前夕,我记录下他们在北盘江上的“极限挑战”。
头顶是列车呼啸而过,脚下是北盘江水悠悠流淌。他们的作业岗位位于距离江面高达300多米的大桥之上。春节之际,他们正在进行一次全面的桥梁体检。
抵达作业岗位是一场极限之旅:先是翻越陡峭的山崖到达桥墩,再横跨整个桥拱,最后攀爬两个高耸的竖直桥墩。翻山越岭,一路历经溪流与杂草的阻碍。整个行程耗时半个多小时。
抵达桥墩后,接下来的任务是爬上桥拱进行检查,这需要继续攀爬梯。整个桥拱的攀爬过程将近两个小时。团队协同作业,桥下有人操控无人机进行空中拍摄记录。
工长宋坤,今年32岁,是团队中年纪最大的,已经在大桥高空作业超过十年。他带领工人们细致检查每一个细节,包括支座、桥面、混凝土等,不容一丝一毫的疏忽。对于出现的裂纹等问题,他们会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深度测量。
大桥的多个内部空间也是检查的重点,如最顶端的箱梁和弯曲的拱圈。在拱圈内部,黑暗幽闭的环境里,工人们只能依靠头灯和手电进行照明检查。这样的环境给检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除了桥面检查,工人们还需要对轨道进行检查。他们利用小车测量轨道的几何参数,确保线路的平顺度,以保障乘客的舒适体验。他们还要检查挡风板,每一颗螺栓都不能遗漏。
这是一个既枯燥又需要极度耐心的工作。在寒夜里,通过热成像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工人们劳作的身影。他们一年四季风吹山谷,默默守护着高铁的平安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