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预测计算题
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
该体系又被称为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架构。它要求将物流成本核算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进行明确划分,为物流成本单独建立凭证、账户和报表系统。对于每项物流业务,都会由特定的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双份物流成本记账凭证。一份交予财务科进行财务会计账户的登记,另一份则由基层核算员留存,用于物流成本账户的登记。
该方法优势解析:
1. 提供的信息系统化、全面化、连续化、准确化、真实化,能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现行成本核算的干扰较小。
2. 不足点在于:实施过程工作量大,可能因基层核算员财务知识的不足影响核算的准确性,并可能导致人力资源的紧张。
单轨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
该体系也称为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架构。其核心在于将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产品成本核算相结合。在会计处理上,会增设一个“物流成本”科目,并根据物流领域和功能设置详细的二级、三级明细账。
此方法的特点及优劣:
1. 优点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较为全面、系统、相互联系,能够在同一套账中提供不同类型的信息,从而减少一定的工作量。
2. 它的实施需要对现有的产品成本计算体系进行较大的甚至是彻底的调整,同时需要明确区分现实与观念上的物流成本界限,增加了核算的复杂性和难度。
辅助账户制物流成本核算方式:
这是一种在不影响当前财务会计核算流程的前提下,通过在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下设置二级账户来进行独立物流成本二级核算统计的方法。
辅助账户制的特点及影响:
1. 该方法既不像双轨制那样增加大量核算工作,也不像单轨制那样需要对原有核算体系进行大幅调整。
2. 若辅助账号设置不当或登记方法不科学,也可能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现行会计核算制度与物流成本的关系:
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根据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这种做法没有充分反映出影响成本的各项活动及其之间的联系。对于物流成本的处理,通常会在“材料采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账户中进行混合核算。
统计方式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特点:
统计方式不要求建立完整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而是通过对相关物流业务的原始凭证和单据进行归类整理,然后按照物流管理的要求对费用进行重新分类、分配、汇总,最终加工成物流管理所需的成本信息。
统计方式的优缺点:
1. 优点在于操作简单、灵活、方便。但缺点是难以对物流成本进行全面、系统和连续的追踪反映,因此信息的精确度可能会受到影响,且容易使物流管理意识被淡化。
2. 具体操作包括从各个账户中抽出与物流相关的成本部分,并按功能、形态进行分类核算,以及根据估计的单位物流费用率计算外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等。
3. 统计方式平时不需要额外的会计处理,仅在会计期末进行物流成本的统计和汇总。
4. 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需注意从各管理费用中抽出专门用于物流管理的部分,并考虑退货成本等特殊情况。对于较小的废弃物流成本,可以不单独抽出。
5. 与会计方法相比,统计方法的物流成本计算较为简化,但其结果的精确度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各有优劣,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核算方式。在处理物流成本时,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考虑操作的简便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