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感恩客户祝福语


“蕉岭·广州小镇”让受灾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背后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丘林强 摄

郭新辉

在乙巳年的春节,尽管石寨老家的房屋在去年的洪水中被冲毁,但我们全家仍然选择回到这里过年。这不仅是对“根”文化的承传,更是因为广州市对我们的关心与支持。他们斥资为我们受灾地区兴建了“广州小镇”,我母亲她们也分到了一套新房,让我们的心灵有了归宿。

乙巳年,对于我的女儿来说,是她的本命年。她在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在香港工作。她精心规划了春节假期的行程,包括往返的车票。除夕前夜,我和妻子在梅州高铁站早早等候,希望给她一个惊喜。妻子特意准备了土鸡肉丸子的滋补热汤,用保温瓦罐装好带到火车站,希望女儿能够吃上热乎乎的“家味宵夜”。当我们接回女儿时,已是深夜,但看到她们母女俩在后座边吃边聊的温馨画面,我心中充满了感动。我特意放慢车速,让这温馨的时刻更加持久。

回到老家过年的习俗,是我们一家人最为重视的传统。除夕那天,我们要遵循一套严格的仪式:准备“三荤三斋”、香纸蜡烛鞭炮等物品,先在大门口祭拜天神,然后挑着“三牲”到祠堂祭拜祖先。之后便是贴春联、发“利是”、吃年夜饭等喜庆活动。由于老房子被冲毁,贴春联的任务落在了女儿和侄子们的肩上,虽然心中有些许的伤感,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曾经的老房子承载了我们一家人无数的记忆和情感。每一扇门、每一块砖、每一个天井、每一个回廊,都渗透着奶奶和父母的汗水和泪水。午饭后,母亲带着我们来到老房子的原址,回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我想起那篇《心中的富蕴华堂》,里面满是我无法释怀的记忆和情感。

今年的年夜饭有些不同寻常。我们受邀到岳父母家共度佳节,他们的热情款待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妻舅阿四的厨艺让我们赞不绝口,我们决定开车到附近的福建上杭县中都镇游玩,回忆起父母曾经的往事。

在路途中,母亲讲述了一些过去的经历。她回忆起20世纪70年代初挑粮食的艰辛,以及时与你父亲一同割艾叶的情景。我看到母亲的眼角泛起泪光,或许她回想起曾经与父亲走过的那段山路,虽然艰辛却充满了幸福。如果能够再听到父亲的欢声笑语,那该多好。

下午我们抵达中都圩时,店铺已基本关门。女儿和侄子通过DeepSeek应用找到了附近的都康村,那里有农民公园、文化街、二十四孝文化长廊和农家书院等景点。据介绍,这里还是的祖籍地。我们决定去探索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村庄。

走进村里,我见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农家书院——“祥和书院”。我情不自禁地走了进去,见到一位慈祥的长者正在写春联。我上前拜年问好,他放下毛笔,亲切地与我们互道祝福,并送给我们新春的墨宝。在交谈中,我得知我们姓郭,与他老母亲是同宗亲,他更是热情地邀请我们喝茶聊天。

他是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既是长者也是学者。当我提及我的女儿和两个侄子都在读研究生或大学时,他便分享了一些励志故事,鼓励他们努力读研读博、勇攀知识高峰。临别时,他送给我他编著的《晴耕雨读》一书,还亲自拉着他90多岁的老母亲的手,一直送我们到村口。在路上,我心中充满了对他和老母亲的感谢和祝福。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我们有了别样的年味感受这也是家人团聚共度欢乐时光的见证记录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一抹美好的记忆新春佳节之中妈妈的喜悦更是难以言表"福寿康宁"之意洋溢在她倒上一杯娘酒祝愿大家的时候我们也祝愿自己幸福快乐美满永远流淌在这充满爱与温馨的节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