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不可语冰的典故原来是这样子的啊
大家好啊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要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夏虫不可语冰》这个典故出自《庄子·秋水》,原文是"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简单来说,就是夏天出生的虫子,从没见过冰,你跟它讲冰是什么样的,它根本理解不了这故事看似简单,但背后蕴含的哲学智慧和现实启示却非常深刻
《夏虫不可语冰》这个典故,表面上是讲不同事物有不同的认知局限,实际上却在探讨认知的相对性、知识的边界以及交流的障碍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像那只夏虫,可能只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打转,对其他领域的事物知之甚少这个典故提醒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保持谦逊,同时也要努力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今天,我就从多个角度来聊聊这个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的典故,看看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第一章 认知的相对性与局限性
说起认知的相对性,咱们得先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就像那只在夏天出生的虫子,它无法理解冰是什么东西庄子用这个典故,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认知体系,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我以前有个朋友,特别爱炫耀自己懂的东西有一次他跟大家说:"你们知道量子力学有多神奇吗世界是由概率波函数决定的"结果在场的物理学专业的同学直接打断了他说:"你这是把最基础的概念都搞错了"我朋友当场就傻眼了,原来自己懂的那点东西,在专业人士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这就像夏虫不可语冰一样,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体系你跟一个只懂互联网营销的人讲金融投资,他可能完全理解不了;你跟一个只懂金融投资的人讲量子力学,他可能也一头雾水这就是认知的相对性,不同领域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都不同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就说过:"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中心"这句话跟《夏虫不可语冰》的寓意非常相似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认知框架里生活,很难理解超出这个框架的事物就像那只在夏天出生的虫子,它无法想象冬天会是什么样子,因为它整个生命都在夏天度过
我有个同事,大学学的是中文,工作后一直做文案工作后来公司要开拓人工智能业务,领导让他负责写相关文案他跟我说:"我完全不懂人工智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我说:"你大学四年学的文学理论,不就包括很多跟人工智能相关的概念吗"他一听,突然明白了,原来自己已经接触过很多相关概念,只是自己没意识到
这个例子就说明,我们很多认知局限,不是真的不懂,而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接触过相关知识就像夏虫不可语冰,不是虫子真的不能理解冰,而是它根本没有见过冰的概念
第二章 知识的边界与谦逊的态度
《夏虫不可语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要认识到知识的边界,保持谦逊的态度庄子写这个典故的时候,其实是在批评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在《庄子·秋水》里,有一个故事:庄子在兴水边钓鱼,楚国的国王派了两个大夫去请他出山,说愿意把整个让他当宰相庄子看了看他们,说:"我听说你们楚国有神龟,死了三千年了还保存完好,你们把这只龟放在竹箱里,用锦缎裹着,供奉在庙堂上你们觉得,是让这只龟活着在泥地里爬,还是死了被你们这样供奉更好呢"两个大夫说当然是死了被供奉更好庄子说:"好,那你们就放了吧,我宁愿做一只在泥地里爬的乌龟,也不愿做死了被你们供奉的乌龟"说完就继续钓鱼去了
这个故事跟夏虫不可语冰有异曲同工之妙楚国的国王和两个大夫,就像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他们认为庄子应该接受他们的邀请,但他们不知道庄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庄子用这个比喻,其实是在告诉他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很傲慢,觉得自己懂的东西别人都应该懂我有个朋友,特别爱在朋友圈炫耀自己,每次发朋友圈都会写一些没人能看懂的话有一次他发了一条关于区块链的帖子,下面评论全是问他在说什么的他看到评论后很不高兴,跟我说:"这些人怎么这么蠢,我发的东西他们居然看不懂"我跟他讲:"你这是在炫耀,还是在分享"他愣了一下,突然明白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真的在分享知识,而是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像夏虫不可语冰,不是虫子真的不能理解冰,而是它根本不想理解我们很多人也是一样,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认知局限,不愿意去了解自己不懂的东西
德国哲学家康德就说过:"有两样东西愈思考愈觉神奇,愈思考愈觉敬畏,那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学了多少知识,都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因为宇宙的奥秘是无穷的,我们的认知永远只是冰山一角
我大学的时候,曾经是个很傲慢的学生那时候我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经常指点江山后来我遇到了一位老教授,他跟我说:"年轻人,你要知道,你懂得还远远不够"这句话点醒了我,我开始努力学习,才明白自己的无知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第三章 交流的障碍与沟通的艺术
《夏虫不可语冰》还有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要认识到交流的障碍,学习沟通的艺术庄子写这个典故的时候,其实是在批评那些不善于沟通的人在《庄子·秋水》里,还有一个故事:庄子在海上遇到一个人,那个人跟他说:"你听说'大鹏鸟'吗它迁徙的时候,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不是梧桐树不栖,不是练实不食,不是醴泉不饮今天我见到你,不是有意要伤害你,只是你那眼睛里的精光,吓跑了那些鹓鶵"庄子说:"你说的这些,都是因为我长年生活在污浊的世俗里,才沾染了尘气如果我真的像你说的那样高洁,那些鹓鶵怎么会害怕我呢"说完就走了
这个故事跟夏虫不可语冰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个见庄子的人,就像那些不善于沟通的人,他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庄子,结果反而伤害了庄子庄子用这个比喻,其实是在告诉人们,要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体系,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现代社会,沟通的障碍比比皆是很多人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不会根据不同的对象说话我有个朋友,特别能说,但在重要场合总是说错话有一次他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结果说了一堆没人能理解的专业术语,导致整个会议不欢而散后来他跟我说:"我平时跟朋友聊天很厉害,为什么一到重要场合就说错话"我跟他讲:"因为你没有根据不同的对象调整你的语言"他这才明白
这就像夏虫不可语冰,不是虫子真的不能理解冰,而是你用冰的概念去跟它沟通如果换一种方式,比如用夏虫熟悉的西瓜来比喻,它可能就更容易理解了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就说过:"沟通的本质在于理解,而不是表达"这句话跟《夏虫不可语冰》的寓意非常相似我们很多人不是不会表达,而是不会理解别人就像夏虫不可语冰,不是虫子真的不能理解冰,而是它根本没有见过冰的概念
我有个同事,特别善于沟通他跟谁都能聊得来,不管是领导还是下属,不管是同事还是客户有一次我问他秘诀是什么,他说:"其实很简单,就是先理解对方,再表达自己"他给我举了个例子:"比如有一次客户说我们的产品太复杂了,我第一反应是解释产品的优点,结果客户更生气了后来我换了一种方式,先问客户为什么觉得复杂,然后根据他的需求调整了产品说明,结果客户非常满意"这个例子就说明,沟通的关键在于理解对方,而不是一味地表达自己
第四章 突破认知边界与终身学习
《夏虫不可语冰》还有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要努力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保持终身学习庄子写这个典故的时候,其实是在鼓励人们要不断学习,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在《庄子·秋水》里,有一个故事:庄子在海上遇到一个人,那个人跟他说:"你听说'大鹏鸟'吗它迁徙的时候,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不是梧桐树不栖,不是练实不食,不是醴泉不饮今天我见到你,不是有意要伤害你,只是你那眼睛里的精光,吓跑了那些鹓鶵"庄子说:"你说的这些,都是因为我长年生活在污浊的世俗里,才沾染了尘气如果我真的像你说的那样高洁,那些鹓鶵怎么会害怕我呢"说完就走了
这个故事跟夏虫不可语冰有异曲同工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