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文过饰非:这个成语到底啥意思啊
“文过饰非”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文辞来掩盖过错,修饰非议。它形容那些做了错事或者不好的事情,却不愿意承认,反而用各种借口、漂亮的言辞来掩盖自己的过失,试图把错误的事情说成是对的,或者把责任推给别人。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杨终传》,原文是“终常疾时俗文过饰非,不实求善”,意思是杨终常常痛恨当时社会上那些用文辞掩饰过错、粉饰外表而不追求真正善行的风气。
理解这个成语的关键在于“文过”和“饰非”。这里的“文”指的是文辞、言辞,也就是通过语言表达;“过”指的是过错、错误;“饰”是修饰、掩盖的意思;“非”可以指错误、过失,也可以指别人的非议。所以,“文过饰非”就是通过巧妙的言辞来掩盖自己的过错,不让别人知道,或者试图改变别人对自己的负面看法。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不诚实、不敢承担责任的人。它提醒我们,做错了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错误,反而用各种手段来掩盖,这样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应该勇于承认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文过饰非,自欺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