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解磷定用了就得一直用吗别急着停药有讲究


关于碘解磷定(PAM)的使用,确实需要特别注意,不能简单地认为用了就得一直用,更不能一见好转就急着停药,这其中包含着重要的用药讲究。

碘解磷定属于胆碱酯酶复活剂,它的主要作用是迅速与体内残留的有机磷农药结合,恢复被抑制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缓解中毒症状,如肌肉震颤、抽搐、呼吸困难等。这个药物的效果通常是显著的,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危急状况。

然而,决定是否停药的关键在于中毒的严重程度和恢复情况。对于轻度中毒的患者,可能使用一次或几次碘解磷定后,酶的活性就能得到较好恢复,症状迅速消失,此时在医生指导下可以考虑停药。但对于中度或重度中毒的患者,情况就复杂得多。这类患者体内有机磷农药浓度高,胆碱酯酶受抑制严重且广泛,仅仅使用一次碘解磷定可能无法完全恢复酶的活性,或者恢复过程不彻底。如果在酶活性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贸然停药,残留的有机磷农药一旦再次抑制胆碱酯酶,就可能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出现“反跳”现象,危及生命。

因此,“有讲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明确中毒的严重程度,这是判断用药疗程长短的基础;二是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临床症状和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三是要在医生或药师的专业指导下,根据具体的恢复指标来决定是否可以停药,以及停药的时机和方式,切不可自行判断和操作。总之,碘解磷定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重要药物,但它的使用时机和疗程的把握,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必须科学、规范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