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的多元解读:特殊含义、特定称谓还是其他?——成都市2022级二诊标点符号题深度剖析


上周我们深入探讨了成都市2022级二诊周考的试卷内容。虽然这份试卷已经面世一段时间了,但其出题角度巧妙、设题新颖的特点仍然令人印象深刻,显示出较高的命题质量。

在这份试卷中,共有11道选择题,其中有几道题目的失分率相对较高,特别是第19题关于标点符号的考查尤为突出。这道题的年级得分率仅为27.72%,平均得分0.83分,作为一道三分选择题,难度相当大。

在我所教授的两个班级中,这道题目正确的学生寥寥无几。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道题目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困惑所在,分析透彻并总结经验教训,以帮助学生巩固提高。

题目具体内容如下:

19.关于文中标点符号的解说,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李商隐诗云:‘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中的冒号表示引导下文。

B. “水杉、垂柳渐瘦,木芙蓉开了三两朵……”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C. “有一山坡,好比李商隐笔下的‘乐游原’。”中的引号表示引用特定语境下的特殊含义。

D. “便是沉默着的一年蓬、野牵牛、马鞭草”中顿号表示停顿。

在教授的两个班级中,多数学生选择了A项。其中一班有28人选择A项,另一班也有16人选择。经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对A项的问题主要出在“引导提示”这一表述上。在《新华字典》中,冒号的用法归纳为五个方面,而这道题目中的冒号用法属于“提起下文”。命题者使用的“引导提示”这一表述可能让学生产生了困惑。而对于B项和D项,学生的理解相对清晰。

至于C项的解析,虽然试卷给出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在解析上可能需要进一步清晰明确。引号的五种用法中,“乐游原”在这里是特定语境下的特殊含义,而非仅仅是地名或引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题目的意图和难度,我们可以考虑将解析中的“特定含义”改为更为规范的“特殊含义”。这道题目对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挑战性,需要我们老师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