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青少年防沉迷措施形同虚设?暑期游戏限制遇尴尬,社交APP青少年模式限而不实,游戏充值打赏成难题


之前我们提及的视频、直播类APP中的“青少年模式”,虽然设有特定板块,但内容单调且过于简单,缺乏实质性的保护措施。针对社交通讯类APP的问题,南方+记者今日进行了一系列深度测评,发现其中的问题可能比预想的更为严重。

在测试了微信、QQ、新浪微博、虎扑、小红书等十款热门的社交通讯类APP后,记者发现所谓的“青少年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对未成年用户的保护效果并不理想。以微信为例,虽然家长可以设置某些功能不可访问,但在转账消费方面却没有限制。记者尝试在该模式下进行大额转账,过程十分顺畅,并未收到任何提示。

QQ的“青少年模式”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该模式下,记者可以轻松进行账户充值、购买Q币等操作,每日充值限额竟高达5万元。更令人担忧的是,未成年用户在钱包页面可以直接购买第三方平台的产品,如蓝牙耳机、零食等,无需跳转至其他APP。

游戏类APP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QQ内搜索游戏,会出现游戏充值结果,未成年用户可以进行多款游戏的充值,单次充值金额可能高达千元。

虎扑APP的“直播”页面虽然规定某些时段不对未成年人开放,但在推荐页面内仍存在直播链接,未成年人可以轻松地观看或进入其他直播间。在直播间内,未成年用户可以进行高额充值和弹幕评论。尽管有提示“不提倡未成年额打赏”,但并没有明确的限制措施。

以上情形均建立在社交软件已经绑定了银行卡的前提下。家长们在为孩子使用社交软件时,需要谨慎考虑是否绑定银行卡。

南方+记者提醒广大家长:暑期防沉迷大作战正在进行中。除了游戏APP,社交通讯类APP的青少年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家长们提高警惕。真正的保护需要来自APP自身的严格管理和家长们的监督,仅仅卸载重装并不能解决问题。

本文由南方+实习记者曹予及作者许隽、周中雨共同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