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直接炒小龙虾也能确保安全——只要烹饪得当!


“麻小”这道夏季美食小龙在对虾近来备受欢迎之际,引发了人们对于小龙虾的安全性问题的大量关注与热议。网络上对于小龙虾是否携带过量重金属及寄生虫等风险屡见不鲜,一些专家学者也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据科学验证,小龙虾会作为肺吸虫囊蚴的中间宿主,因此食用未经充分处理的小龙虾可能感染肺吸虫病。

不久前,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公司对市场上销售的小龙虾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检测。监测报告表明,在所购三个批次的小龙虾样本中,两个批次样本中发现了寄生虫的存在,其中以肺吸虫最为常见。

实验结果显示,即便是浸泡在酱油、黄酒、盐水和醋中,肺吸虫依然顽强存活。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寄生虫在超过70℃的环境中仍能存活至少5分钟。如果烹饪过程中加热温度不足、加热面积不全面或时间不够(如烧烤和油炸),都可能导致肺吸虫囊蚴残留。

针对这一情况,湖北省传染病防治研究所的陈建设医师建议,消灭肺吸虫囊蚴的最佳方式是烹饪时确保温度达到100℃,并持续加热至少10分钟。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的于康医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在炒制小龙虾之前,先用高压锅加热10分钟以彻底杀死肺吸虫囊蚴。同时他还提醒消费者,如果购买的小龙虾腮部发黑,说明其生长环境可能存在问题,建议用清水养一两天,让其吐净泥沙和杂质后再进行烹饪。食用时尽量避免虾头和虾黄部分。烹饪专家也建议不要急于快速爆炒小龙虾,应通过油炸和煮沸的方式彻底杀死寄生虫。煮制前用沸水煮沸至少十分钟可以有效杀灭寄生虫。我们应当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合理食用小龙虾,享受美食的同时确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