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脱氨酶偏高一点


近期雨水频繁,天气,正是蚊虫滋生的高峰期。在儿科夜间急诊中,我们常常遇到因蚊虫叮咬而引发皮炎的小患者。蚊虫叮咬后会在叮咬部位出现局部红肿和,这种情况通常在3-5天内可自行消退,无需特别处理。但有些宝宝对蚊虫叮咬的反应较为严重,例如整个手、脚或眼睛出现红肿,甚至叮咬部位中心还会出现水疱,宝宝会感到难耐,伴随烧灼或刺痛感。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这让家长们既心疼又焦虑。

这种严重反应其实是蚊虫叮咬后的过敏反应。蚊虫的唾液中含有多种与反应相关的蛋白,如唾液过敏原、天然抗原蛋白和腺苷脱氨酶等。这些物质导致在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局部或全身的反应。

面对蚊虫叮咬后的红肿,家庭中可以尝试以下止痒小妙招:

1. 局部涂抹清凉油或风油精,以减轻和红肿。

2. 使用复方炉甘石洗剂,摇匀后涂抹在患处止痒。

3. 用肥皂蘸水涂抹患处,快速止痒。

4. 盐水涂抹或冲洗患处,有效止痒。

5. 洗净芦荟叶后掰开,用其涂抹红肿处,消炎止痒。

6. 将薄荷、龙胆草、苦参等加水煎煮,用液擦洗或涂抹被叮咬处。

7. 使用蒜瓣断面或大蒜膏涂擦叮咬处,缓解和红肿症状。

如果叮咬后的反应较为严重,可以局部使用或口服抗组胺,具有良好的止痒和抗过敏效果。对于因而抓挠导致的皮肤破溃,可以涂抹消炎膏以防感染。若出现高热、局部肿痛、化脓或全身过敏反应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至于预防蚊虫叮咬,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经常换洗衣物。

2. 采取驱蚊措施,如室内放置蚊香、蚊帐,喷洒花露水,熏艾叶,佩戴驱蚊香囊等。

3. 尽量选择浅色衣服,避免颜色过于鲜艳。孩子外出时最好穿轻薄宽松的长衣裤。

4. 在发病季节,尤其是晚上,尽量避免去郊外或公园活动,减少在水边或草丛边的玩耍。

5. 给宝宝剪短指甲,避免叮咬后搔抓导致感染。(此文由儿科专家张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