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苗做法多样超好吃,教你10招变着花样吃!
花生从出苗到开花前的幼苗期,是奠定其后期生长和产量的重要阶段。这期间的管理十分关键,既要保证幼苗整齐健康,又要促进其多发开花。以下是关于花生幼苗期管理的关键要点。
一、查苗补苗
花生出苗后,首要任务是检查幼苗生长状况。对于因种子质量、播种技术或地下害虫导致的缺苗现象,尤其是春花生种植时可能出现的烂种死苗情况,一旦发现大面积缺苗,应立即进行补种。补种时,可将种子浸泡后直接补种,虽然这样可以节省种子和人力,但后期需要重点关照这些补种的幼苗。
二、精心管理水肥
在底肥充足且采用地膜覆盖的花生田,一般无需额外追肥。但若出现弱苗或叶片失绿现象,应适当施肥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补种时,可适当追施氮肥,一般每亩10斤左右。对于生长健壮的幼苗,可以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如钼肥和硼肥。钼肥有助于根瘤菌生长,而硼肥则能促进花生多开花及其他元素的吸收。
水分管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若在播种前后已浇水,幼苗期可适当控水,待长出第六片真叶后再浇一次水。若播种前未浇水,出现卷叶现象,则应及时补水。
三、病虫害防治
花生苗期易受病害和虫害影响,导苗现象。虽然拌种可以有效预防部分病虫害,但在播种时若未正确选择拌种剂或不进行拌种,仍可能遭受病虫害侵袭。常见的病害如根腐病、黑腐病等,虫害如蛴螬、蚜虫等,都需要及时防治。
针对土传病害严重的地块,可使用甲霜恶霉灵进行预防。对于蚜虫等虫害,可使用吡虫啉或噻虫嗪进行防治。为了简化管理,农户也可以选择将杀虫剂、杀菌剂和微量元素肥料混合喷施,达到同时防虫、防病和促开花的效果。
花生幼苗期的管理要点在于壮根壮苗、促进多发开花。通过查苗补苗、合理的水肥管理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为花生的高产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