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季风气候太神奇了,四季分明还有雨量充沛!
对于豪放饮食的东北人来说,米饭虽简单,但品质却不容忽视。为何东北人对一碗米饭情有独钟呢?让我们一起探寻背后的故事。
3月21日,-10的《味道》栏目走进吉林,以专题片的形式全面展示了吉林大米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在新时代环境下如何推动吉林省粮食产业的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节目将在当晚首播,并在之后的几天内重播。
吉林,这片被誉为“天下粮仓”的土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位于北纬41-46度的黄金水稻带,东有长白山原始森林,中有松辽平原,西有草原湿地。深厚的黑土层,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再加上温带季风气候的滋养,为水稻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在这片土地上,吉林大米孕育而生。其色泽亮白如玉,粒粒饱满,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1600多条无污染河流滋润着这片土地,而省内的湖泊泡沼则为稻米生长提供了重要的灌溉水源。
除了自然条件,吉林大米还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唐朝时期,卢城之稻就已名扬华夏。如今,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近1300万亩,年产量超过120亿斤。为了将吉林大米打造成知名品牌,吉林省粮食局积极推行品牌建设,通过科技加持、多元传播和支持等手段,让吉林大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农耕文化是吉林大米品牌的精髓和灵魂。在市场化进程中,文化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一粒稻米串起了老百姓的餐桌,折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万千变化。汗滴入土壤,滋养出金黄,满载着耕作者深沉情感的黑土地孕育出一粒粒晶莹剔透的大米。这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味道》栏目带我们走进了吉林大米的“前世今生”,展示了其在新时代环境下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无论是其独特的生长环境、悠久的种植历史还是深厚的农耕文化,都让我们对吉林大米充满了敬意和期待。(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