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编织戒指大全 教程(《华钗流光》:传统首饰的前世今生)

《华钗流光:传统首饰》新书发布会背后的故事
在最近的一次新书发布会上,王金华分享了他长达五十多年的收藏生涯。他的故事始于1968年,在山西夏县插队时,他在市集上购买了一幅耳罩,从此便踏上了收藏传统首饰的旅程。这些首饰中,不乏从英、美、德等国“抢”回来的留洋珍宝,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他三赴纽约拍得的咸丰皇帝的龙袍。
王金华不仅是一位收藏家,还是一位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在发布会上,他详细介绍了传统首饰的主要类别,包括簪、钗、冠、耳饰、长命锁、手镯、戒指、腰佩等,并普及了这些首饰的基本形制、工艺特征、审美内涵和吉祥寓意。为了让现场读者更直观地领略首饰之美,他还展示了银簐琅彩步摇钗、麒麟送子长命锁、龙形珊瑚簪等十余件私藏古董首饰。
王金华表示,每一件金银首饰的背后都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或是一种真挚的情感,它们具有传情达意的作用,是祖先留给每一位人的礼物,具有超越时代的审美价值。正如他在《华钗流光:传统首饰》的序言中所言,历代服饰文化博大精深,而首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饰上的各种纹样都有着美好的吉祥寓意,如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这些主题深深地铭刻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以下我们将通过选取书中部分内容,一窥传统首饰的魅力。
一、金点翠镶宝石凤纹步摇簪
清代晚期,吉林出品,尺寸长25厘米,重量约85克(每件)。首饰上的凤为花丝镶嵌工艺制成,包含了“花丝”与“镶嵌”两种工艺。花丝采用金银为原料,拔成细丝,再编结成型;镶嵌是把金银薄片捶打成型,将珍珠宝石嵌进去,制成装饰品。这是细金工艺中最为复杂的一种。通过增加珍贵的宝石镶嵌点缀,使美感达到极致。到了明清时期,宫廷的奢靡生活将花丝工艺推向顶峰。北京定陵出土的一件“金丝蟠龙翼善冠”是明代万历皇帝的心爱之物,只有在盛大典礼时才使用。花丝工艺是一门复杂的手艺,包含了几十种手法。
二、金镶宝石暗八仙纹簪
八仙是中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他们的故事和形象在文化中有着广泛的流传。八仙纹是金银首饰上常见的吉祥图案之一,不仅在金银首饰上应用很多,在刺绣、瓷器、玉器、建筑、字画等上的运用也很广泛。“八仙过海”是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八仙纹的图案在金银首饰上也很常见。这对金簪为金掐丝点翠镶嵌宝石簪,每件事物都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三、金点翠镶宝石珍珠簪
这对金簪是清代晚期的作品,每件缀珍珠33颗,共缀珍珠66颗;另镶红碧玺等宝石若干颗。人对数字特别敏感,“6”是人的吉祥数字,代表顺利的意思。这对金簪的工艺为金掐丝点翠镶嵌珍珠等宝石组合而成。金银簪钗中凤纹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之一凤凰是吉祥的象征它在五行中属火与神话传说图腾崇拜紧密相关各时代的形象都有差别。这对金簪无论是选料还是工艺都很精良反映了清代金首饰的工艺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四、银点翠龙舟簪
赛龙舟是我间节庆时的传统习俗是自古以来“祭天”的遗风。古代百姓认为龙是海洋的因此把它作为农作物的司雨之神来敬奉这件头饰虽然简朴粗糙但寓意深刻为典型的渔乡民间饰品。龙头部分巧妙地运用了点翠工艺使得整个簪子显得华丽而富有生气。这件作品不仅体现了民间工艺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综合何安安校对刘军《华钗流光:传统首饰》一书带我们领略了传统文化的瑰丽与魅力让我们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