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家禽叫腾是什么(见微|小镇的春节)

【编者按】
春节,是人坚韧不拔的信念和克服困难时的坚韧精神的缩影,这种精神深深植根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随着龙年春节的到来,澎湃新闻记者的脚步深入社会真实生活之中,探寻那些顽强不屈的信念与意志,这些故事汇聚成“见微”专题。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小镇的春节故事。
对于我家乡的人来说,过年是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时刻,无论前一年的收成如何,顺境还是逆境,春节都是必须认认真真度过的。
我的朋友高杨近期从上海驾车回家过年,他分享了一组拍摄自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钱桥镇的照片。虽然这个地方与我的老家相邻,但我却未曾踏足,通过他的镜头,我得以一窥这个长江中下游小镇的特色。
春节是美食的盛宴,小镇也不例外。小镇位于鱼米之乡,鱼和家禽在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记忆中,我小时候很少吃到羊肉,鸡肉、鸭肉和猪肉是肉类的主角。海鲜的品尝机会也并不多,基本上只有海带和带鱼。
杀年猪是小镇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前夕,猪肉的销售量都会激增。当地黑猪肉的口感远胜于现代化养殖的猪肉,因此很多外出的人返乡时都会带上这些黑猪肉,放在冰箱里慢慢享用。
在小镇的春节中,鸡是绝对的明星。祭祖的祭品中,脱毛整鸡总是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当地人更喜欢用瓦罐盛放老母鸡,放在土灶里煨汤,香味扑鼻。每年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必然是老母鸡汤面,这一习惯从未改变,即使全家搬到上海后也依然保持。
除了鸡肉,小镇上的婆婆们喜欢给月子里的产妇炖鸡汤喝。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如果没有喝上10只以上的老母鸡汤,就会被认为婆家不够重视。
当地还有一种特色家禽,发音类似“腾”(teng),口感非常可口,甚至比鸭和鹅都要美味。这种家禽是300多年前由华侨从马来西亚引进的,如今已成为当地的特色美食。
小镇地江北岸,拥有一些特色水产,如黄鳝、泥鳅等,甲鱼也是当地重要的水产之一。这些水产被当地人收购后,输送到县城或其他大城市,成为当地特色饭店的招牌菜。
除了肉类,各类食物制成品也深受小镇人的喜爱。豆干、千张、生腐等豆制品是当地的主打产品,尤其是生腐更是豆制品中的佼佼者。这些豆制品需要与猪肉、鸡肉一起烹饪,让油脂充分渗入,使得肉和豆制品更加美味可口。
随着快餐文化的普及,小镇也有了自己的快餐店。虽然可能不是大牌快餐的正式门店,但一些本土品牌如肯胜基(KEC)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肯胜基是安徽小不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知名品牌,以专营西式快餐为主。
在小镇的“喝”方面,白酒是主力军。一到春节假期,小镇四处弥漫着白酒的香气。安徽本地的古井贡酒是当地白酒销售的主力品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曾经流行过的品牌如高炉双轮池、焦陂特曲等虽然已经难以寻觅踪迹,但古井贡酒的招牌依然在小镇上处处可见。
除了吃吃喝喝,还有礼物交换也是春节的重要一环。脑白金的广告在小镇上仍然很多,而我在回乡探亲时更喜欢购买雪饼、牛奶、王老吉等实用礼物。
在穿着方面,由于小镇是劳务输出型区域,平时年轻人较少在家,因此品牌服装店难以在小镇生存,面向中老年客户的综合服装超市便应运而生。
随着春节的临近,小镇的生意终于迎来了难得的旺季。街道上热闹非凡,汽车也开回来了。当地将原来的钱桥高中开放出来供人们停车。如今的小镇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除了世俗的热闹,小镇的春节还是祖先崇拜的重要时刻。除夕当天的祭拜是一年中的大事宜,祭品务求多样。“乱世藏金、盛世修谱”的观念也让很多家族在春节时期着手修谱。
小镇的春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氛围、家族团聚和喜庆气氛的时刻。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人坚韧不拔的信念和克服困难时的坚韧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