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干粉几年换一次(关于灭火器的四个常见问题)

1、关于灭火器配置与使用的规定
根据消防法的相关规定,各类、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必须按照标准和行业标准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定期进行检验维修,确保这些设施器材的有效性和完。单位还需要按照要求设置消防安全标志,以提醒人员注意。
对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日必须进行防火巡查,检查内容包括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完好情况。而对于其他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防火巡查。、团体、事业单位至少每季度要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则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这些检查的内容包括灭火器材的配置及有效性。对于灭火器的使用和维护,单位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并建立相应的资料。
目前,我国灭火器的市场准入规则是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购买时,请确保产品持有相应的认证、认证标志、型式认可标志或型式检验报告编号。
2、灭火器的日常巡查与检查
手提式灭火器通常应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这样可以防止水浸渍、受潮、生锈,并避免被随意挪动或碰翻。对于特定场所,如洁净厂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可以将灭火器直接放置在地面上。
进场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灭火器应符合市场准入规定,并持有出厂合格证和相关;铭牌、生产日期和维修日期等标志应齐全;类型、规格等应符合配置设计要求;筒体无缺陷和机械损伤;保险装置应完好;压力指示器指针应在绿区范围内。对于推车式灭火器,还应检查行驶机构是否完好。
日常检查中,应按《建筑灭火器检查内容、要求及记录》的要求,每月对灭火器的配置和外观进行检查。某些人员密集场所和特定场所,如候车室、歌舞厅等,应更频繁地进行检查。任何有关灭火器位置变动、缺少零部件等问题都应立即纠正,并保存相应的检查记录。
3、灭火器的维修与报废
在检查中,若发现灭火器存在机械损伤、锈蚀、泄漏或被开启使用过,都应及时进行维修。即使灭火器未达到使用期限,也应按时进行维修。特别是达到或超过维修期限的灭火器,即使未曾使用且日常检查正常,也应及时送修。灭火器的维修和报废是专业且具危险性的工作,应由专业单位承担。每次送修的灭火器数量不应超过计算单元配置灭火器总数量的1/4。替代灭火器的灭火级别不应低于原配置灭火器。
4、灭火器的报废与更新
灭火器应定期维护、维修和报废。报废后,应遵循等效替代原则进行更换。若灭火器出现筒体锈蚀严重、机械损伤明显、器头存在裂纹或无泄压机构等情况,应予以报废。任何灭火器的使用寿命都是有限的。使用超过报废期限的灭火器不仅影响灭火效果,还可能对使用人员造成伤害。达到或超过报废期限的灭火器应及废,并更新。不同灭火器的报废期限有所不同,例如水基型灭火器为6年,干粉灭火器和洁净气体灭火器为10年,二氧化碳灭火器为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