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音的抑扬顿挫和顿挫缓急,到底有啥不一样?
一、 “气韵传神”是二胡艺术的至高境界
著名音乐家张锐曾说,与西方艺术相比,艺术更强调“传神”。在历代艺术家和理论家的眼中,“气韵传神”是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和艺术表演的理想境界。
在古代哲学中,“气”是万物的本源,是生命的基础。在二胡演奏艺术中,“气”表现为生命运动与艺术的灵动之气。而“韵”则是音乐的外部显现,是音乐美的体现。在二胡演奏中,通过调节气息,产生抑扬顿挫的韵,进而达到传神的境界。
二、二胡演奏与气韵传神的融合
二独特韵味与其音色和演奏技巧密切相关。呼吸在二胡演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气不成韵,无韵即无神。二胡演奏过程中的呼吸是指“调气与贯气”,通过右手的运弓技巧配合左手的吟、揉、绰、注等手法,使单音运动产生“韵”,给人一种生命的律动感觉。
传统器乐表演艺术的论著对古琴演奏的要求做过深入的论述,其中也涉及到了“气”的运用。在二胡演奏中,“气”与“韵”虽然以不同的概念存在,但两者又是不可分割、合而一体。掌握气的运用,追求神韵的表达,使“气”与“韵”完美结合和高度的统一,是二胡演奏艺术的宗旨和最高境界。
三、如何由气生韵、因韵传神
气是艺术表演的内在动力,而韵则是气的艺术展现。如果作品演绎毫无精神可言,那是由于缺少“气”,但如果表现过于直接,毫无转折,作品则会显得直白无味。这就需要演奏者善于控制气息,使其转化为抑扬顿挫的韵。
在二胡演奏思维过程中,需要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音色认识音乐的流动,这个过程也就是气息的运用过程和气韵的表现过程。在演奏中掌握气息的运用,追求神韵的表达,除了一定的技术技巧之外,还需要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及演奏风格,并加以理性的创作思维。
二胡演奏作为传统音乐的一部分,一直沿袭和保留着古典诗歌的音韵格律和艺术表现形式。在演奏过程中,需要运用气息配合肢体运动,创造出强大的、有气魄的音响效果。不同的音乐作品需要运用不同的气息和肌肉活动状态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形象。例如,《长城随想》第二乐章需要运用急促而快速的呼吸来创造出强大的音响效果,而《汉宫秋月》则需要缓慢而抒长的呼吸状态来表现古朴、淡雅的情绪。
在同一首作品中,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段。气息的运用根据音乐作品的内涵,依附音乐的节奏、节拍及乐句的起止和抑扬顿挫的需要,准确、积极地运用气息有助于音乐情感的表达和神韵的把握。例如,在《新婚别》中,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和不同的呼吸状态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以达到气韵传神的演奏意境。
在二胡演奏中,气韵的贯通意味着演奏的成熟。演奏者应该是尽量做到气韵二者的合一,即生命的节奏与韵律的统一、节奏与和谐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气韵传神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