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能去掉划痕,让你的物品焕然一新,超赞的修复小技巧!


不久前,我开始深入了解车美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接触到了来自各地的信息和问题。最近,在办公室中大家都在热议一个有趣的话题,关于汽车漆面抛光的相关问题。随着网络上各种关于此话题的声音纷纷扬扬,引发了众多车主的困惑和好奇。其中一些问题颇具探讨性,比如:车漆抛光是否必要?抛光对车漆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汽车油漆的实际厚度是多少?等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这些问题的真相。

要明白的是,即使我们不主动进行抛光,大自然已经为我们带来了“天然抛光”效应。这种自然抛光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甚至可能导致漆面状况越变越差。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汽车行驶过程中,车壳表面与空气的不断摩擦,加之空气中存在的各种杂质和灰尘。特别是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区,如北方城市的雾霾天气,空气中漂浮的黄土颗粒和灰尘对车漆的影响尤为明显。这些看似微小的颗粒,其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即石英的细粉,微观角度看其硬度极高,几乎与玻璃相当。每一次高速行驶都是一次对车壳表面的考验,留下的划痕是不可避免的。

面对划痕,我们该如何处理呢?答案很简单:两步走——先抛光,后覆盖。抛光的过程其实就是将车壳表面被划伤的清漆层进行打磨,消除表面的划痕。而覆盖则是指在车漆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如车蜡、镀膜或镀晶等。值得一提的是,车蜡的选择很重要,有些车蜡自带研磨剂,可以一次完成抛光和覆盖的双重功效。

那么回到问题的核心:抛光到底可怕不可怕?我们先从数据出发。汽车漆面的厚度在120-140微米之间(欧洲高档车除外)。而清漆层的厚度大约在40-60微米。在正确的操作手法下,抛光一次大约会减少漆面厚度5微米。那么打蜡或镀晶能否替代清漆层呢?答案是否定的。打蜡的硬度相对较低,保护力有限,无法替代清漆层。而镀晶虽然能形成保护层,但其性质与清漆层有所不同,不能完全替代。

那么一台车到底能抛几次呢?这个问题其实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打蜡的保护时间通常为3个月,而以一年一次的镀晶为例,新车在出厂后的漆面养护无需进行抛光处理。从第二次开始计算,按照正规的手法和师傅的技术,清漆层被完全消耗掉大约需要8-12次的抛光。按照一年一次的频率计算,大概是8到12年的时间。但有趣的是,我国车主的换车频率远高于其他,很多车在达到这个年限之前就已经被卖出。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抛光的次数和频率并没有那么可怕。

只要我们了解车漆的性质和抛光的原理,合理选择和使用保护措施,就能让汽车漆面保持光泽和延长使用寿命。在正确的操作下,抛光并不会对汽车造成过大的损害。而对于换车的频率和车龄的问题,其实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换车频率较高,这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但在实际的车辆使用过程中,"自然抛光"和人为抛光的次数并不是最可怕的问题所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使用和保护车辆,确保车辆的安全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