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碎乡心梦不成,猜猜是哪个小动物?


看《诗词》时,导师王立群曾对李煜的词作出如下评价:他的词看似用的是最简单的字眼,但别人却无法仿效其韵味。王教授的点评精准到位,这确实是李煜词的最大特色。

李煜的词,如同他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转折。他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的字眼都是朴实无华,仿佛随手拈来,但组合在一起却韵味无穷,美不胜收。再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些意象简单却融合得恰到好处,意境深远。

李煜之所以能以前人未曾有过的简单文字,表达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与他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他的人生从君王到的转变,赋予了他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深度。因此有人说,他作为君王是个笑话,但作为词人却是个传奇。即使在宋代众多尖酸的词评家中,也没人能否认他的文学造诣。

《长相思》(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闲。

此词最大特色在于两点:

它的飘逸之美令人赞叹。看最后一句“一帘闲”,仅五个字,就营造出纱帘轻扬、冷风拂面、残月挂天的凄美意境。而前文的山景、云烟、枫叶等描写,笔力轻盈与厚重交织,虚与实相映成趣,展现出了李煜卓越的文学布局能力。

这首词极其婉约。相思的苦涩与怨恨,都隐藏在字里行间,却未曾明言。这种高明的手人折服。

虽然这首词字数不多,用字简单,无深奥典故,但越是简单的作品,其实越难模仿和超越。这也是为何多年来无人敢轻易尝试模仿。直到700多年后,纳兰性德的出现。

纳兰性德对李煜极为推崇,他的柔肠与李煜有着相似之处。因此他写了一首词以向偶像致敬:

《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的这首词创作于陪伴康熙皇帝出塞之时。从用词风格上看有明显模仿李煜的痕迹但二者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李煜表达的是爱情中的相思而纳兰性德则表达的是对故土的思念虽然纳兰性德一生的词作成就总体不及李煜但在这一首作品上二者确实平分秋色特别是其中夜深千帐灯一句被王国维先生赞誉为能与王维的长河落日圆相提并论这首词的最大特点也在于两点:

首先它的语言非常古朴意境宏阔李煜在开篇仅用数量词描述了山的景象而纳兰性德则扩展了山水并用千帐灯展现出辽阔的画面以表达他对故土的思念这种结合画面感和意境宏阔的表达方式十分罕见

其次词的下阕在抒情时同样具有画面感描绘出帐外风雪与帐内难眠的人结合阵阵寒风呼啸的声音视觉和听觉的冲击都足够强烈整个纳兰性德的这首词虽然在字句上有所模仿李煜但二者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却各有千秋李煜的词婉约凄美纳兰性德的词宏阔同样凄美两种不同的写法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确实可以说二者平分秋色。对于这样的解读和比较您怎么看?欢迎大家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