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一辈说蛐蛐进家是好事,但也有人觉得不吉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9月10日,市民王先生致电本报热线电话反映家中惊现蛐蛐困扰。他家中近期出现几只蛐蛐,使得夜晚无法安睡。更让他困惑的是,他家位于17楼,这些蛐蛐是如何进入高层的呢?

接到消息后,记者李嘉随即前往王先生位于市区某小区的住所进行实地探访。当日傍晚,王先生刚下班,正在家中使用扫把试图驱赶沙发下的蛐蛐。

王先生表示,自从上周雨后,家中便出现了蛐蛐的身影。昨晚关灯后,蛐蛐的搅得全家无法安睡。尽管他已成功捕获一只,但凌晨时分蛐蛐的再次响起。对于这些高楼的入侵者,他感到十分困惑。为了阻止蛐蛐进入,他曾尝试关闭窗户,但室内过于闷热让他感到困扰。

针对这些地面活动的昆虫如何进入高楼的问题,记者咨询了西湖公园动物园的罗来鑫园长。罗园长介绍,这些蛐蛐被称为蟋蟀。今年秋季蛐蛐数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天气,这种环境提高了虫卵的成活率。

罗来鑫解释,尽管高楼看似难以攻克,但对蛐蛐来说并非不可逾越。它们能飞跃数十米高的距离,进入高层住宅。蛐蛐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室内灯光对它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如果楼道的窗户没有安装纱窗,蛐蛐可以轻松进入居民楼。即使居民家装有纱窗并且密封性良好,蛐蛐仍可能在居民开门时悄悄潜入。空调管道口也可能是它们的入侵路径。

罗来鑫表示,尽管蛐蛐通常在土壤湿润的地方如山坡、田野、乱石堆和草丛中生活,并以农作物、树苗和杂草为食,但它们进入室内纯粹是意外。室内干燥的环境并不适合它们生存,因此它们会躲在厨房、卫生间等较潮湿的地方。

对于居民担心蛐蛐在家中繁殖的问题,罗来鑫解释称,蛐蛐以卵的形式过冬,并在第二年惊蛰前后孵化,六月成为成虫,八月开始鸣叫。会叫的蛐蛐大多是雄性的,它们鸣叫是为了吸引雌性。由于室内没有足够的食物,它们大多无法长时间生存,更不用说繁殖了。

为了预防蛐蛐入侵,罗来鑫建议市民应关好纱窗、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和干燥。如果蛐蛐躲在沙发或床下不出来,市民可以关闭房间的灯,用手电筒照向墙角处,它们很快就会出来。随着天气转凉,到了10月,蛐蛐的活跃度将降低,不再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