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必吃五黄,尝鲜又传统!


端午节即将到来,不论贫富,记住这一天的传统习俗非常重要,它们代表着美好的寓意和对幸福的追求。让我们传承古老的习俗,一起迎接这个充满幸福和安康的节日吧!

端午节,农历的五月初五,是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承载着驱邪避瘟、祈盼安康的民间期盼。2008年,端午节被列为法定节假日,2009年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凸显了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一天,我们有着许多传统习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吃四样,做两事”。我们要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吃的美食,也叫做“角黍”、“筒粽”等。它的馅料因地区而异,北方人多喜欢红枣、豆沙馅的粽子,口感甜糯,深受喜爱。枣粽的谐音“早中”寓意着高中状元,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来说,吃枣粽更是寓意美好。

除了粽子之外,我们还要吃鸡蛋、黄鳝和豌豆糕。吃鸡蛋寓意生机勃勃,安康强壮;黄鳝则是“五黄”之一,据说吃了可以身体安康、吉祥如意;而豌豆糕则寓意步步高升、安康如意。

在端午节,我们还有两项重要的习俗:挂艾蒿和避。艾蒿是驱邪辟祟、保健身体、趋避蚊虫的植物,端午时节挂艾蒿自古便有。而避则是为了平安健康、驱邪避祸,因为端午节时毒虫出没,民间认为这一天是恶月恶日。

让我们共同传承这些古老的习俗,迎接端午节。制作红枣粽子、香卤鸡蛋、炒鳝丝和豌豆糕,挂起艾蒿、避开,这些都是我们迎接端午的方式。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祈盼幸福安康,愿每一个人都能平安健康、事业顺利、步步高升!

感谢大家阅读我的美食文章,我会继续分享更多食俗文化、民风民俗、饮食文化等内容。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分享、收藏和关注,我在这里等待你的到来。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发扬美食文化!端午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