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都放什么好吃
端午节即将到来,大家肯定会想到一种非常美味的食物——粽子。粽子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搭配各种食材,制作出丰富多样的馅料,无论是甜咸口味还是荤素选择,都能让人回味无穷。无论怎么变化,那颗糯糯的“内心”始终是粽子的精髓。
有一个家庭,他们对糯米食品情有独钟,闲暇时常常自己动手包粽子解馋。即使他们在家包了很多年的粽子,总觉得口感和颜色与外面卖的有所不及,更与小时候常吃的粽子味道有所不同。前几天,这个家庭迎来了妈妈的小住,于是他们向妈妈请教如何包粽子。从小吃妈妈做的粽子长大的他们,觉得妈妈做的粽子是世界上最美味的。这次跟妈妈学习包粽子,他们意外地掌握了一个“秘诀”,原来包粽子并不是简单地混合糯米和食材那么简单。
在妈妈的指导下,他们了解到制作粽子时加入适量的碱水,不仅能让粽子的颜色更加红亮,还能让口感更加软嫩黏糯。碱水的加入能使食品原料中的蛋白质分子吸水能力增强,加快原料涨发的速度,减少烹饪时间。而且,加了碱水的粽子保存的时间更长,真是一举多得。
今天他们也尝试用碱水制作了粽子,发现糯米变得粘稠香糯,味道比买的还要好!
接下来介绍一下制作碱水粽子的方法和材料:
需要的食材和配料:1000g糯米、60g碱水、粽叶。这些材料可以制作出中等大小的粽子约20个。
做法如下:
将糯米洗净备用。制作粽子时,不需要提前浸泡糯米,因为他们发现浸泡后的糯米口感会变得不那么Q弹。粽叶可以使用干的或湿的,如果是干的粽叶,需要提前浸泡一会儿,使其更加柔软,包起来不容易裂开。
接下来是制作粽子的过程:将洗净的糯米倒入大约60g的碱水,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水,水量视糯米的多少而定。然后准备两片粽叶,折出倒三角形状,放入少量糯米,用手压紧实。制作粽子时,一定要将糯米压紧了,这样口感才会更加Q弹。接着将粽叶包糯米,形成三角形状,并用棕树条绑好。
包好的粽子如果不马上煮的话,可以泡在加了少许碱的水中,防止糯米变干,同时让粽子多吸收些碱水。然后将粽子下锅,用小火慢慢煮上3个小时以上,保持锅中的水似开未开的状态。这样煮出来的粽子口感紧实不会散。
煮好的粽子取出后,最好是放凉之后再食用,这样口感会更加粘糯Q弹。
制作碱水的比例是3:1的清水和食用碱,这样调制出来的碱水可以增加粽子的颜色和口感。加了碱水煮出来的粽子颜色会更深红,口感更黏糯,而且保存的时间更长。
虽然粽子的馅料和包法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是那软嫩的口感。大家可以按照这种方法在家试试,制作出的粽子即使没有馅料也好吃,香甜粘糯有口感。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起来,有空的时候给家人做一次尝尝。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用微小火慢慢煮,保持锅中的水似开未开的状态,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不会散掉,同时让糯米充分吸收碱水的味道,达到最佳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