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夜游可不是成语哦,它是古文里说的哦!


确实,"秉烛夜游"这个词语虽然我们常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但它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成语。成语通常是指那些具有固定的结构、固定的说法,并且有固定的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的寓言、历史故事或者古代的文学著作。而"秉烛夜游"这个词语,虽然也出自古文,但它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描述性的短语存在,用来形容在夜晚手持蜡烛进行游玩或活动的情景。

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庄子·盗跖》篇,原文是"盗跖从卒二人夜入,二人自后载之,则内火于囊中,自烧其足,以缚之,明日视之,则火尚足以照,而绝其足矣。"这里的"火"就是指的蜡烛,"照"就是指的照亮,整个句子的意思是盗跖和他的两个手下在夜晚入室行窃,两人从后面跟着,将蜡烛放在囊中,自己烧伤了脚,然后被捆绑起来,第二天再看,蜡烛的火光还足够照亮,但是两人的脚已经被烧断了。

所以,虽然"秉烛夜游"这个词语出自古文,但它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描述性的短语存在,而不是一个具有固定结构和固定意义的成语。我们在使用这个词语时,应该理解它的字面意思,并注意它的语境,避免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