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之貉沆瀣一气,俩人狼狈为奸啥意思?


“一丘之貉沆瀣一气,俩人狼狈为奸”这个说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两个人之间勾结、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丑恶行径。它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成语典故,通过“一丘之貉”和“沆瀣一气”这两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两个人之间如同豺狼一般,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关系。

“一丘之貉”出自《礼记·曲礼上》:“君子不齿,今丘也者,东西南北之人也,不知礼义,是吾不能也。”意为在同一个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流合污,没有区别。而“沆瀣一气”则出自《周易·系辞下》:“沆瀣一气,以降甘露。”原意是指两种不同的气体相混合,后用来形容两个人或团体之间关系密切,互相勾结,狼狈为奸。

因此,“一丘之貉沆瀣一气,俩人狼狈为奸”这个说法,通常用来形容两个人或团体之间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共同做坏事。他们之间没有原则和底线,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以互相包庇、掩盖错误,甚至共同策划、实施犯罪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和伦理,也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公众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