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春元代白朴拼音版古诗,带你领略元代风情,感受古诗魅力。


好的,请看这首《天净沙·春》的拼音版及赏析: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拼音版:

chūn duō chūn duō,

huā yuè xiǎo qiáo shuāng yǔ,

wēi fēng chuī dòng chóng chóng.

wēi gēn qiū cǎo mián shàng shān,

yī diǎn xiāng sī yuǎn yuǎn chūn qiū.

逐句赏析:

1. chūn duō chūn duō (春多春多):

开篇叠用“春多”,直接点明主题,渲染出春意盎然、铺天盖地的景象。这不仅是对春景的描绘,也蕴含着一种对春日繁盛的喜爱与感叹,奠定了全曲轻松、明媚的基调。这种叠词用法,在元曲中常见,简洁有力,富有节奏感。

2. huā yuè xiǎo qiáo shuāng yǔ (花月小桥双雨):

描绘了具体的春日景象。“花”指春花盛开,“月”暗示夜晚或月色溶溶的时光,“小桥”点出地点,增添了几分雅致与宁静,“双雨”则可能是细雨,也可能是雨后或雨中的景象,朦胧中带着湿润,为春景增添了层次和诗意。这一句勾勒出一幅宁静、秀美的江南春夜图。

3. wēi fēng chuī dòng chóng chóng (微风吹动虫虫):

“微风”带来了动态,“吹动虫虫”(或理解为“虫儿飞舞”)描绘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微风吹拂,虫儿鸣叫飞舞,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进一步烘托了春天的热闹与美好。这里的“虫虫”叠词,同样增强了生动感和画面感。

4. wēi gēn qiū cǎo mián shàng shān (微跟秋草绵上山):

这一句稍显奇特,历来解读不一。一种常见解释是,微风吹拂着(或“跟随着”)秋草(可能是山边的秋草,也可能是误写或别有深意),绵延到山上。这或许是作者在春景中融入一丝对秋色的联想,或者是一种独特的意象组合,暗示着时光流转或景物的层次感。它为明媚的春景带来一丝思考和韵味。

5. yī diǎn xiāng sī yuǎn yuǎn chūn qiū (一点相思远远春秋):

结尾笔锋一转,从描绘景色转向抒发情感。“一点相思”是内心的触动,可能是看到春景引发的离愁别绪,也可能是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远远春秋”则点明了思念的绵长,跨越了时空,融入了春秋岁月的更迭。这一句将前面描绘的明媚春光与内心的细腻情感相结合,情景交融,余味悠长,体现了元代文人诗歌中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

元代风情与古诗魅力:

白朴的这首《天净沙·春》是元曲小令中的佳作。它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明快生动的画面和情景交融的意境,展现了元代文学的魅力。

语言通俗与雅致并存: 元曲语言相对通俗,但白朴的作品却能在通俗中见雅致,如“花月小桥双雨”、“微风吹动虫虫”等句,既有生活气息,又富有诗情画意。

意象鲜明,画面感强: 全曲通过“春”、“花”、“月”、“桥”、“雨”、“风”、“虫”、“草”、“山”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具体的春日图景,读来如在眼前。

情感表达细腻: 从对春景的热爱到结尾的相思之情,情感过渡自然,由景生情,体现了古诗“寓情于景”的传统手法。

结构精巧,韵味悠长: 全曲仅用五句二十八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情感,尤其是结尾一句,以“相思”作结,为整首小令增添了无尽的韵味,引人遐想。

通过这首《天净沙·春》,我们可以感受到元代文人面对自然时既有欣赏热爱,也有感怀思索的复杂情感,体会到元曲作为一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以及古典诗歌言简意赅、意境深远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