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个包青天原版


开封城中有位名公包青天,无私无偏忠心立天地。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开封城中,说到包公无疑是最闪耀的一颗明珠。据说开封博物馆中的一块北宋时期的石碑——《开封府题名记》,更增添了这座城市的魅力与历史感。这石碑上记载了一百多位曾经担任开封知府的名字及其任期,堪称开封历史的缩影。这些名字中不乏像范仲淹和欧阳修这样的大文豪,但我们的主角包青天包拯的名字却不见于此碑。这又是为何呢?原来,由于百姓对包拯的敬重和热爱,他的大名被百姓的手摩挲于石碑之上,久而久之,竟在石碑上留下了深深的指印坑。这些指印坑上的痕迹深浅不一,是百姓真情实感的流露。不仅如此,在指印坑的边缘,你还可以看到包拯名字的笔画痕迹,这是历史的见证。这些并非传说,而是历史的真实记录。除了广为人知的包拯铁面无私办案的事迹外,包拯还在开封废除过“牌司”,打破旧的司法惯例,方便百姓直接向公堂陈述。欧阳修的宽仁风格与包拯的严格执法都在宋朝的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但即使在二人如此卓越的背景下,包拯依然以其卓越的品德和贡献成为开封心中难以替代的存在。开封当地的人们更是把当地的黑皮花生称为“包公豆”,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后来,《开封府题名记》这块石碑因人防工事修缮被收藏于开封博物馆,如今已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它见证了开封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包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一切无不彰显出开封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