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根长3米的长方体钢管截成两段
今天我们来继续聊聊趵突泉的故事。
今年上半年,由于济南的干旱少雨以及用水量的增加,许多泉水出现了停喷的情况。其中,趵突泉也一度面临停喷的危险。为了保持游客的视觉体验,景区采取了降低泉池水位、排放存水的措施。这样一来,泉池底部的铁管子就露了出来,引发了关于趵突泉是自来水、靠水泵抽取的传闻。甚至在济南生活的人们也加入了这一传闻的演绎,这让作者感到既可笑又可气。
那么,趵突泉里的铁管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讲述铁管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趵突泉的形成原因。简单来说,济南的地形南高北低,南部的水源通过地下输送,在市区地势较低的地方破土而出,形成地理上的自喷井。
关于铁管子,根据《趵突泉扩建记事》记载:1956年11月,济南市决定将趵突泉辟建为公园。在疏浚扩建泉池的过程中,使用了3米余长的钢管替代了泉的石雕圆孔。这一改动是为了更好地集中泉水,增加观赏性。而据《我所了解的趵突泉建设发展》一文所述,现如今的铁管已经露出池底1.4米,池底下的管道深约3米左右。这样的改装虽然可能了趵突泉的原生态,但却有利于泉水集中上涌,同时也方便了对停喷时的泉口进行加封保护。趵突泉下的铁管子并非用于自来水输送或水泵抽取,否则就不会有停喷这一说法了。
在历史上,趵突泉也曾多次停喷。经过雨季的滋养,它会重新充满活力,而出。
通过今天的讲解,希望大家不要再被那些关于趵突泉是自来水的传闻所误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