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的拼音是什么样的
【道德典范:蓝连青的孝老爱亲与瑶族文化传承】
在广西壮族区南宁市上林县镇圩瑶族乡镇马社区,天空湛蓝,寒意袭人。蓝连青一下车便急忙奔向婆婆的房间,为她添加厚外套,同村的老人们无不称赞她的孝顺。作为五世同堂的大家庭纽带,蓝连青不辞辛劳地照顾家人,引领着孝老爱亲的文明新风。
蓝连青的故事要从奶说起。卢成的奶奶是当地有名的长寿老人,享年103岁。在奶奶生活的那些年,照顾她的工作主要落在了蓝连青身上。每天早上,蓝连青都会第一时间起床帮助奶奶起床穿衣、梳洗,照顾她的饮食起居,晚上还要到床头探视,确保奶奶安睡后才放心。
在奶奶不慎摔跤骨折后,蓝连青更是悉心照料,四处打听医治方法。一次,她为了找到一味难采的草,和丈夫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悬崖峭壁。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摘得草,让奶奶恢复了健康。蓝连青的孝老爱亲事迹,让整个镇圩乡都兴起了孝老爱亲的和谐风气。
蓝连青不仅把关心关爱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了一种大爱。她还把瑶族山歌文化传承作为己任。她和丈夫一起收集民间歌词曲谱和民间故事,整理成册。成立了瑶山歌艺术团后,蓝连青担任了重要角色。她亲自制作演出服装,还自编自导自演歌舞节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近年来,瑶山歌艺术团走出大山,蓝连青一家还登上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舞台。
在村民眼中,蓝连青是他们的“女神”。她煮面或粥送给邻居家里的老人,帮助村民收玉米、采桑叶,还邀请大伙到家里唱山歌、跳跳舞。在卢成看来,妻子的慈孝行为就是一个字“舍”,舍得付出,帮助别人。而这种舍的精神也体现在她对瑶族文化的传承上。
在艺术团面临舞台服装问题时,蓝连青主动站出来承担制作任务,为了能让父老乡亲听得开心、看得欢喜,她在缝纫机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她还到乡中心小学向老师请教编舞,再手把手教给艺术团成员。她的耐心和细致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蓝连青的事迹令人感动。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孝道、爱心和文化传承的责任。她是道德典范,是村民心中的“女神”。她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向她学习,为家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